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二年级下 >>课文练习 >>
《药》练习测试题(一)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2-28


练习测试之一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一、字词

  1.选出对黑体字注音无误的一组( )

  A开(ào) 丛(zhǒng) 肩骨(jā)

  B进(bié痒(sāo) 乖儿(jué

  C搭(shàn) 量(jìn) 守(kè

  D踌(chù) 踉(qiàng) 然(sǒng)

  2.选出对黑体字解释全对的一组( )

  A 置之外(打算、考虑) 满(遍) 大(这么)

  B 恍然大悟(仿佛) 厚(天然的) 剖(分开)

  C 和颜悦(脸色) 发(发愣) 养(养育)

  D 贪官吏(不廉洁) 自(站) 厌(招惹)

  3.选出书写无误的一项( )

  A 胜券在握 迫不急待 同流合污

  B 维妙维肖 原形必露 漠不关心

  C 殉私枉法 辐员广大 辞不达意

  D 皮开肉绽 层峦叠嶂 拭目以待

  二、语言运用

  1.选出下列黑体词意思全不相同的一组( )

  A 登 高

  B

  C 供

  D 别 光

  2.选出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 )

  A “单于天降”“四夷□服”的“□”与“古□亭口”的“□”读做“某”,都表示这个字残缺。

  B 刻在器物上的文字,笔画凸起的叫阳文,笔画凹下的叫阴文。

  C 《药》的结尾借助乌鸦飞向远处的天空,进一步表现夏瑜母亲不理解儿子的悲哀。

  D 《药》由明线和暗线两条线索贯穿全文,“药”起到了连接这两条线索的作用。

  3.选出与“好高远”的“务”含义相同的项( )

  A除恶尽 B任

  C农 D

  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

  A今年我省大学招收的自费生,是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最多的一年。

  B尽管老师和同学怎样劝说,李明都不肯回家休息。

  C他在旧社会受尽剥削和压迫,剥夺了上学读书的权利。

  D 80年代以来,我国新词语工具书的编纂和出版获得了大丰收,这可以事实为证。

  5.分号用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 )

  A天气比屋子里冷得多了;老栓倒觉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跨步格外高远。

  B老栓一面听,一面应,一面扣上衣服;伸手过去说,“你给我罢。”

  C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往下滴。

  D华大妈看他排好四碟菜,一碗饭,立着哭了一通,化过纸锭;心里暗暗地想,“这坟里的也是儿子了。”

  6.选出对语段景物描写理解最恰当的一项( )

  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A通过写枯草、寒风、乌鸦,渲染两位老人上坟时的悲凉气氛。

  B通过景物描写显示周围的静,衬托出两位老人的悲痛心情。

  C显示出周围的寂静,表现出夏瑜母亲的期待——乌鸦飞上坟顶,鬼神显灵。

  D显示出清明节坟场凄凉,寒凉和寂静,表现出两位老人的悲痛心情。

  三、文学常识

  1.下列鲁迅的作品按小说、散文、杂文归类分类正确的是( )

  ①藤野先生 ②孔乙己 ③为了忘却的记念 ④药 ⑤祝福 ⑥纪念刘和珍君 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⑧伤逝 ⑨“友邦惊诧”论 ⑩社戏

  A ②④⑤⑦⑧⑩/①/③⑥⑨

  B ①②④⑤/⑦⑧⑩/③⑥⑨

  C ②④⑤⑧⑩/①⑦/③⑥⑨

  D ②④⑤/①③⑦/⑥⑧⑨⑩

  2.按写作时间先后,下列作品的顺序应是( )

  ①《一件小事》 ②《药》 ③《孔乙己》 ④《祝福》 ⑤《社戏》 ⑥《呐喊自序》 ⑦《为了忘却的记念》

  A ③②①⑤⑥④⑦

  B ②③①⑥④⑤⑦

  C ①②③⑤⑥④⑦

  D ①③②⑤⑦⑥④

  3.下列作品属法国作家创作的有( )

  A竞选州长 B守财奴 C战争与和平 D我的叔叔于勒 E最后一课 F变色龙 G皇帝的新衣 H巴黎圣母院

  阅读思考

  一、这一年的清明,分外寒冷;杨柳才(①)出半粒米大的新芽。天明未久,华大妈已在右边的一坐新坟前面,排出四碟菜,一碗饭,哭了一场。化过纸,呆呆的坐在地上;仿佛等候什么似的,但自己也说不出等候什么。微风起来,吹动他短发,确乎比去年白得多了。

  小路上又来了一个女人,(②)是半白头发,lán lǚ的衣裙;提一个破旧的朱漆圆篮,外挂一串纸,三步一歇的走。忽然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他,便有些踌躇,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但终于硬着头皮,走到左边的一坐坟前,放下了篮子。

  1.在①处选填一个字,应该是( )

  A冒 B吐 C长 D发

  2.在②处选填一个字,应该是( )

  A已 B仍 C也 D还

  3.按拼音写汉字

  4.在个女人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是因为( )

  A自己衣衫破旧 B自己上坟来迟了 C儿子是官府杀死的 D上述三者兼而有之

  二、我站在无轨电车里,身旁有个老大娘,两只手扶着椅背,也是站着。旁边座位上却(①)地坐着一个(②)十五岁上下的小伙子。他使劲盯着窗外,仿佛生平头一回见到这辆无轨电车沿途经过的街道似的。

  我开口对老大娘说话了,其实是说给那个(③)的小伙子听的。

  “唉,现在的年轻人可真是缺乏教养!”

  “说的是啊,说的是啊,”老大娘点了点头( )“就是没教养嘛!”

  “学校里是怎样教他们的!”我继续说。

  “说的就是嘛,学校里是怎么教他们的?”老大娘同意我的说法。

  “大概他们的父母也是这种没教养的人。”我瞪着那小伙子说,可他却(④)。

  “有什么样的爸爸,就有什么样的儿子。”老大娘叹着气说。

  “真不象话!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坐着,却让老太太站在那里!”我的声音已经很高了。

  老大娘一会儿看着我,一会儿又看着那个小伙子。

  “喂,你这小青年,”我终于忍不住碰了碰他的肩膀,“说的就是你哪,还不给老人让座!”

  ……

  1.①—④处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 )

  A大模大样 麻木不仁 麻木不仁 无动于衷

  B麻木不仁 大模大样 大模大样 无动于衷

  C大模大样 无动于衷 麻木不仁 大模大样

  D大模大样 无动于衷 大模大样 麻木不仁

  2.文中括号( )处应有的标点是( )

  A。 B: C, D;

  3.对划横线句子分析最恰当的是( )

  A他使劲盯着窗外,因为沿途的景色很美

  B他使劲盯着窗外,因为不愿给任何人让座

  C他使劲盯着窗外,因为自己坐着于心不忍

  D他使劲盯着窗外,怕别人批评他没教养

  4.“老大娘一会儿看着我,一会儿又看着那个小伙子。”这时老大娘的心理活动是( )

  A反感我的叨唠,心疼那个小伙子

  B赞许我的说法,等待那个小伙子让座

  C怀疑我在说那个小伙子,怕小伙子不高兴

  D赞许我的说法,担心那个小伙子与我冲突

  5.故事的结尾删去了,从下面选出一个结尾,要能符合作者的思路和作品主旨,思想意义深刻( )

  A这时候,小伙子极不情愿地站了起来,向车门走去。

  B“你拽这孩子干什么!”老大娘突然冲我嚷起来,“你回家去教育你自己的孩子好了,我的孙子你可别管!”

  C年轻人腾地一下从座位上站起来,指着我的鼻子大叫:“你多管什么闲事,这是我奶奶!”

  D那个小伙子憋红着脸站起身,不停叨唠“管什么闲事,讨厌!”老大娘连忙摆手说,“你坐吧,我不累。”

  6.写出自己选择某个结尾的两点理由

答 案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一、1.B(A项“拗”应读ǎo,“胛”应读jiǎ,C项“尽”应读jǐn,D项“躇”应读chú)2.A(B项“恍然”意为忽然,C项“色”意为脸上表现的神气样子,“抚”意为保护;D项“立”意为存在、生存) 3.D(A项“急”应为“及”,B项“必”应为“毕”,C项“殉”应为“徇”,“辐”应为“幅”) 二、1.C(C项的“求”依次为需要、要求、寻求、请求;A项攀附与高攀的“攀”意同,B项完好、完善的“完”意同,D项临别、临终的“临”意同为将要) 2.A(“古口亭口”的“□”表缺文的记号,是作者有意这样写的) 3.C(C项中的“务”与“好高务远”的“务”意同为从事、致力) 4.D(A应去掉“一年”,B应改“尽管”为“不管”,C“剥夺”前加“被”) 5.A(唯A项分号表示转折关系,其余表示并列关系) 6.C(A、B、D的理解是笼统、空泛的,联系上文夏四奶奶看见花圈以为是儿子亡魂显灵,所以应选C) 三、1.C 2.A(《孔乙己》1919.3,《药》1919.4月,《一件小事》1920.7,《社戏》1922,《呐喊自序》1922.12,《祝福》1924.2,《为了忘却的记念》1933.2) 3.BDEH

阅读思考

  一、1.B 2.C(“也”字是承上段写华大妈“短发确乎比去年白得多了”而来) 3.褴褛 4.C 二、1.A 2.C(引文前后是一个人说的话,中间夹的话当用逗号) 3.B(符合人物心理) 4.C 5.B(这个结尾巧妙而且深化了主题) 6.这个结尾既出乎意料又合乎道理,思想意义比其他更深,表现一些年轻人缺乏教养,一些老年人对自己的子孙纵容娇惯。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鲁迅《药》ppt课件(40页)
《药》评点ppt课件1
浅谈《药》中人名暗示的艺术
《药》教学设计(四课时)内含练习
鲁迅《药》备课札记
鲁迅《药》ppt课件13
鲁迅《药》mp3音频朗读
《药》说课稿
《药》缩写
《药》中的“看客”与“茶客”
《药》写作时代背景
《药》课堂实录
《药》公开课教案8
《药》ppt课件12
《药》评点·教学设计2
药中的动物描写
《药》教学设计7
《药》ppt课件11
沪教版《药》评点·教案1
《药》能力训练
《药》基础训练
《药》练习题
《药》综合能力测试题
《药》练习测试题(二)
《药》教案6
《药》教案5
《药》教学设计4
《药》教案3
《药》同步练习
鲁迅《药》wma音频课文朗读
《药》flash课件1
《药》ppt课件10
《药》要点讲解
《药》的暗示艺术举隅
《药》关于“如何理解花环?”的思考
《药》的续写
《药》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
《药》教案2
三个标点一堂课——《药》的教学设计
《药》每一课时
《药》教案1
《药》简案
《药》ppt课件9
《药》ppt课件8
《药》ppt课件7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