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一年级下 >>单元练习 >>
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测试题2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5-26


一、(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狂吠(fèi) 玉笏(hù) 清沁肺腑(qìng)
B.笨坯(pī) 涅(liè)槃 惴(zhuì)惴不安
C.丰腴(yú) 付梓(zǐ) 咬文嚼字(jué)
D.迥(jiǒng)然 岑寂(céng) 机智隽(jùn)永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磋商 急于事功 销魂钩魄 详赡
B.耸身 脑羞成怒 倒人味口 疏证
C.吮血 一览无遗 驰骋想象 雕像
D.安详 旁证博引 矫揉造作 爆裂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在上流社会里他是又穷又硬的平民,到平民中间,他又是屈尊下顾的文化分子。(降低了身份来观察民情)
B.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两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形容书读得多,学问渊博)
C.向武人卖弄风雅,向文人装作英雄(文雅)
D.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捕鱼的竹器)
4. 比较下列两种说法,对其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②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A.“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含义。
B. “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而且还带有强烈的情感。
C. “你这”式语法,并非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比“你是”式语法都来得有力。
D .“你这”式语法大半表示深恶痛绝,在赞美时便不适宜。
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
A.米洛斯的维纳斯虽然失去了两条由大理石雕刻成的美丽臂膊,却出乎意料地获得了一种无可厚非的抽象的艺术效果,向人们暗示着可能存在的无数双秀美的玉臂。
B.但一面又很为我的那两本书痛惜;落在捕房的手里,真是明珠暗投了。
C.比较难懂的文章,似乎疑点难点比比皆是,其实主要注意上下文的联系,抓住关键语句,就能融会贯通,豁然开朗。
D.特别是他的讽刺长篇小说《围城》,更能够显示他的独特的风格,才情横溢,妙喻连篇,刻画人物惟妙惟肖,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
6.将下列四句话依次填在下面的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是不得人心的 ②是违反国际关系准则的
③是违背时代发展潮流的 ④是注定行不通的
在当今世界上,某些国家出于一己私利,把自己的价值标准和发展模式强加于别人,以自己尺子衡量别人,稍有不同就视别人为异类,横加指责和干涉。这种君临天下,称霸世界的做法﹍﹍﹍
A.③②④① B.②③①④ 
C.②③④① D.③②①④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 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整理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的功夫都用在这方面。
B. 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是由于资源能源的流失和浪费。
C. 儿子想使母亲骄傲,这心情毕竟是太真实了,以至使“想出名”这一声名狼藉的念头也多少改变了一点形象。
D.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大家族制度的解体,中国的大宅院,欧洲的古城堡也都渐渐失去了。
8.下面括号内的两种表述分别编为四组,全部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一轮红日从东方地平线上将要升起的时候,(a先是红光赶走了星星,随之天空变成了鱼肚白,红日才慢慢露出脸来;b先是天空变成了鱼肚白,随之红光赶走了星星,红日才慢慢露 来。)
②尽管这是亚热带,但我们仍然从蓝天白云间读到你的消息,那(a白云的浅淡悠闲,蓝天的明净高爽b蓝天的明净高爽,白云的浅淡悠闲),依稀可见北方那金秋的神韵。
  A.①a②A. B.①b②a C.①a②b D.①b②b
二、(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2题
“酷”字口语流行之我见
读了《对语言污染不能大宽容----从“ku”说起》(本文认为“酷”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冷酷,冷峻”与“顶刮刮”、“棒”“帅气”不沾边。语言学界对不合规范的用语要坚决“亮黄牌”。)有些不同意见,一吐为快。
当前“酷”字口语的流行,我以为不是偶然的,虽然它和外来语“cool”的音译(省去了“l”)有关,但却是符合我国语文文字的发展规律的,它和开士米(cashmere)、猫步(catwalk)、秀(show)等属同一类语言现象,它比这一类词语更具汉语特色。
“酷”字原来就一字多义。《现代汉语词典》和《词海》都指出,它除了“残酷”等含义外,还有“极、甚”的含义。这后一含义并非自今日始。司马迁的《史记》中不仅有《酷吏列传》还有《司马相如传》,其中引用了司马相如的《上林赋》说,“芬芳讴郁,酷烈淑郁”,把浓烈的香气,形容到了极致。现今流行的口语“酷”不过是重新发掘了它的“非常”、“顶级”“绝顶”的含义,并不是无源之水。
根据宁子介先生的研究,“汉字由‘象形字‘开端,终于大部分演变成会意字,内涵外衍,意气磅礴,十分逻辑化。”对“酷”字追本溯源,也许能找到它一字多义的演变规律性。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酷,酒,厚味也,从本酉,告声。”“酷”的部首“酉,八月黍成可为酿酒,象古文本之表,凡酉(酒)之属,皆从酉”.(《说文解字》)酉字篆书写作“((”象形盛酒之容器,内含八字,其意略为八月收获粮食可酿成美酒.看来“酷”最初大约是用来形容醇酒的香气和味道的,以后衍生出“极、甚”的含义也是顺理成章的。现今流行的口语“酷”虽受外来语的影响,也还是上述含义的延伸罢了。
  “酷”字的另一义大约是“声旁”“告”的衍生物。“告”字篆书写作“) ”“牛触人,角著横木,所以告人也,从口,从牛”(《说文解字》)牛撞伤了人,从而发生纠纷,去“告”牛的主人,由此进一步衍生出残酷、冷酷等含义,也是合乎逻辑的。这大约就是安子介先生所说的“内涵外衍”现象吧。当前“酷”字口语的流行并不会改变这种一字多义的状态,笔者以为不必作忧天之虑。
  对于此类语言现象,即通过外来语的影响,融合汉语字词的某些特点,使字词产生出某种新意,我们应采取什么态度呢?还是周洪波先生说得好,“我们应象对待新事物一样,对新词语抱着积极欢迎的态度,多些理解和宽容,少些大惊小怪”。“新词语用冒了并不可怕,如果语言僵化,词汇贫乏,那才是真正可怕和可悲的呢”。
9.第二段列举“开士米”、“猫步”和“秀”等词语是为了说明什么观点? (  )  
A.“酷”的口语流行不是偶然的。
B.“酷”比这一类词更具有汉语特点。
C.“酷”和这些词一样都跟外语有关。
D.受外来影响而发展汉语新词是符合我国语言文字发展规律的。
10.五、六段根据《说文解字》考证“酷”字的“衍生义”,论证了一个什么观点? ( )
A.现今流行“酷”的新义,是“酷”字本义的延伸。 
B.说明一个词的词义可以衍生。 C.“酷”的几个意义的衍生很有道理。
D.“酷”口语的流行并不会改变一字多义的现象。
11.本文反驳运用的主要“武器”是什么? ( )
A.“酷”的流行是符合语言发展要求的。
B.“酷”的流行体现了语言的生动活泼的特点。
C.“酷”的流行说明了中外语言交流的好处。
D.“酷”的新义是在原有意义上引申而来,有其规范性。
1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同意因受外来语影响而使“酷”字产生新义的看法。
B.“酷”字的新义是“用冒了些”,但要多些理解和宽容,少些大 惊小怪。
C.阻碍语言发展的是语言僵化和词汇贫乏,而不是新词新义用过了头。
D.“酷”字的新义除了受外来语影响,还可以追溯造字渊源认定新义也是由古义衍生而来的。
三、(每小题4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这几个例可以证明《伊索寓言》是不宜做现代儿童读物的。卢梭在《爱弥儿》卷二里反对小孩子读寓言,认为有坏心术,举狐狸骗乌鸦嘴里的肉一则为例,说小孩子看了,不会跟被骗的乌鸦同情,反会羡慕善骗的狐狸。要是真这样,不就证明小孩子的居心本来欠好吗?小孩子该不该读寓言,全看我们成年人在造成什么一个世界、什么一个社会,给小孩子长大了来过活。卢梭认为寓言会把纯朴的小孩子教得复杂了,失去了天真,所以要不得。我认为寓言要不得,因为它把纯朴的小孩子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象在禽兽中间一样的公平清楚,长大了就处处碰壁上当。缘故是,卢梭是原始主义者,主张复古,而我呢,是相信进步的人——虽然并不象寓言里所说的苍蝇,坐在车轮的轴心上,嗡嗡地叫道:“车子的前进,都是我的力量”。 
1.“小孩子该不该读寓言,全看我们成年人在造成什么一个世界、什么一个社会,给小孩子长大了来过活。”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小孩子读寓言需要一个好的环境,成年人只顾自己,使社会变得肮脏喧闹,孩子们就无法读书。 
B.作者借题发挥,呼吁净化社会环境,成年人要为后代创造纯洁朴实的社会空间。 
C.寓言故事都是成人编给儿童看的,小孩子该不该读寓言,看你编的寓言故事是不是有好的教育意义。 
D.作者借题发挥,从读书转向环境保护,认为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洁净安定的环境,是成年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2.卢梭反对小孩子读寓言是因为: ;作者认为寓言要不得是因为: 。 
3.如何理解文中“我是相信进步的人”这句话? 

4.文段中的“苍蝇”比喻什么人?

5.贯穿《读〈伊索寓言〉》全文的一个深刻见解是 
A.我们相信现代一切,在价值上、品格上都比古代进步。 
B.《伊索寓言》有好多浅薄的见解,非加以纠正不可。 
C.《伊索寓言》是不宜做现代儿童读物的。 
D.人类文明的进步,在恶的一面。也使我变得越来越狡猾。 
四、(每小题4分)
文学常识、名句填空和翻译。
1.《读〈伊索寓言〉》选自 集 ,作者 ,曾用笔名 ,是我国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创作了大量的学术著作,响誉海内外。1947年,他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 ,被译成多种文字,并被搬上了银幕。 
2.自己得到便宜,却向别人诉苦经,“以免旁人来分甜头”。用一句俗语说明 。 
3. ,来试人间第二泉。
4.________________ _ ,明月何时照我还?
5.翻译下面加横线的句子。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五、(每小题4分)
阅读下文,回答1-6题:
书与人的随想(节选)
①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个新世界,比如海洋,太空,微生物等等。凡新世界都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但真正大的世界是是书籍,它是平行于物质世界的另一个精神世界。有位养生家说过一句话:“健康是幸福,无病最自由。”这是将作为物质的人。正常人生下来没有任何疾病,一张白纸,生机盎然,傲对来世。以后风寒相侵,细菌感染,七情六欲,就灾病渐起,有一种病就减少一分活动的自由。作为精神的人正好与此相反。他刚一降生时,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迷蒙蒙,怯生生,茫然对来世,于是就识字读书,读一本书就获得一分自由,读的书越多,获得的自由就越大。所以一个学者到了晚年,哪怕他是疾病缠身,身体的自由度已极小极小,精神的自由度却可达到最大最大,甚至在去世之后他创造的精神世界仍然存在。哥白尼一生研究日心说,备受教会的迫害,到晚年困顿于城堡之中,双目失明,举步维艰,但他终于完成了划时代巨著《天体运动》。到去世前一刻,他摸了摸这本刚出版的新书欣然离开了人世,这时他在天文世界里已获得了最大的自由,而且还使后人也不断的分享他的自由。
②中国古代有人之初性恶性善之争。他却说,人之初性本愚,知识后来靠读书才解疑释
惑,漫漫开启智慧。凡书籍所记录、所研究的范围,所涉及的东西,他都可以到达,都可以拥有,不读书的人无法理解读书人的幸福,就像足不出户者无法理解环球旅游者或者登月人的心情,既然书总结了人类的一切财富,那么读书就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知识、才能、气质。当然读书之后还要实践,但这里又用到了高尔基的那句话:“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如果你脚下不踏一梯,你的实践又能走多远呢?那就只能像一只不停刨洞的土拨鼠,终其生也不过是吃穿二字。你可以自得其乐,但实际上已比别人是少享受了半个世界。
③一个人只有当他借助书籍进入精神世界,洞察万物时他才算跳出了现实的局限,才有
了时代和历史的意义。古语言:书读知理。谁掌握了真理谁就掌握了世界。所以读书人最勇敢,常一介书生敢当天下。像毛泽东当年不就是一青年知识分子而独上井冈,面对腥风血雨,坚信必能再造一个新中国,他懂得阶级分析、阶级斗争这个理。像马 初那样,敢以一朽老翁面对汹汹批判,而坚持到胜利。他懂得人口科学这个理。他知道即使身不在而理亦存,其身早已置之度外。读书又给人最大的智慧。爱因斯坦在伽利略、牛顿之书的基础上,发现了相对论,物理世界一下子进入了一个新纪元。马克思穷读了他之前的所有经济学著作,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一下子开辟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他们掌握了事物之理看世界就如疱丁观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这是常人之所难及。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读书造人。你要成为某方面有用的人,就得攻读某方面的书,你要有发现和创造就得先读过前人积累的书。毛泽东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都要给以总结,历史也就真的产生了毛泽东、邓小平这样的巨人。着就是为什么一个民族的甚至世界的伟人,必定是一个知识分子,一个读书人,一个读书最多的人。
1.第①段“作为精神的人正好与此相反”中“与此相反”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2.第②段“你可以自得其乐,但实际上你已比别人少享受了半个世界”中“半个世界”是指的什么?


3.“如果你脚下不踏一梯,你的实践又能走出多远呢?”中的“不踏一梯”的意思是什么?


4.“读书知理”中的“理”包含那些方面?


5.“爱因斯坦在伽利略、牛顿之书的基础上,发现了相对论”中的“书”指代的是什么? 

6.下面是对“书”的解释,其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书给人以自由,书读多了,就能获得绝对的自由。
  B.书能医愚,能开启人的智慧。
  C.书能壮胆,读书人最勇敢。
  D.书能造人,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高一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1、A、 B、niè C、jiao D、juàn 2、B、老和恼,胃口 A、勾 C、全对 D、征
3、、C、“风雅”指诗文方面的事 
4、A 
5 A、应为不可思议 
6、B、
7、C、 A、“这”指代不明 B、“原因”、“由于”重复 D、“失去了”后应补出“它们的作用”或将“失去了”换成“消失了 
8、D 
二、9、D
10、A
11、D
12 、B 
三、1.B   2.怕寓言把纯朴的小孩教得复杂了,失去了天真   怕寓言把纯朴的小孩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处理世事会处处碰壁.   3."我"相信社进步,真善美定将战胜假丑恶.  4.苍蝇比喻那些妄自尊大,不自量力的人. 
四、1.散文  《写在人生边上》 钱钟书 中书君 《围城》 \\
2.得便宜卖乖
3、4、略
5、不只看到自己,所以看得更清楚;不自以为是,所以是非更明显。
五、1、作为精神的人刚一降生时一无所知,随着读书的增多,获得的自由度就越大。2、“半个世界”指的是“精神世界”。“吃穿”属于物质世界,“一个人只有当他借助书籍进入精神世界,洞察万物时,他才算跳出了现实的局限,才有了时代和历史的意义”。3、不借助书籍。 4、①阶级分析、阶级斗争 ②人口科学 ③相对论 ④剩余价值规律5、智慧、6、A、书给人以自由,读的越多,获得的自由度就越大。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固原二中人教版高一年级语文检测题(3-4单元)
黄冈市蕲春益才高级中学2006—2007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第六单元训练题
人教版高一下第五单元练习
人教版高中第二册第六单元复习资料
2006年高中第二册语文新教材第六单元同步试卷
新课程高一第二册第六单元素质训练
思南民族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五单元
高一下语文第三、四单元试卷
人教版高中第二册第四单元单元测试
人教版第二册第四单元45分钟过关检测
人教版高中第二册第六单元练习
人教版高中第二册第五单元练习
2006年湖南省祁东县育贤中学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高中第二册第六单元同步试卷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单元目标检测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学海乐苑高一(下)语文单元一测试题(人教版)
四川省南充市2005学年度高中语文第二册新课程教学评价第六单元(人教版)
四川省南充市2005学年度高中语文第二册新课程教学评价第五单元(人教版)
四川省南充市2005学年度高中语文第二册新课程教学评价第四单元(人教版)
四川省南充市2005学年度高中语文第二册新课程教学评价第三单元(人教版)
四川省南充市2005学年度高中语文第二册新课程教学评价第二单元(人教版)
四川省南充市2005学年度高中语文第二册素质教育评价第一单元(人教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