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一年级下 >>单元练习 >>
2006年湖南省祁东县育贤中学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5-06


 
2006年湖南省祁东县育贤中学高中语文第二册
第一单元测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60分,第Ⅱ卷90分,共150分(作文60分,其余9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60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监(jiān)生        镯(zhuó)子       朱拓(tuò)          悚(sǒnɡ)然
      B.面颊(xiá)     荸(bí)荠         怂(sǒnɡ)恿         竹篁(huánɡ)
      C.炮(páo)烙     间(jiàn)或       吮(shǔn)吸         窈(yǎo)陷
      D.涎(xián)皮    莞(wǎn)尔     晌(xiǎnɡ)午        凫(fú)水
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简捷    忌讳    聘礼    唉声叹气 B.芒刺    祭祀    蹒跚    走头无路
      C.陶冶    缠绵    角喁    没精打采 D.精致    惦记    踌躇    张冠李带
3.解释词义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寒暄(指见面时谈些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   委实(实在)    少不更事(年纪轻,经历的事不多)
      B.悚然(感到突然)    辖制(管束)    六神不安(形容心慌意乱,不知所措)
      C.噩梦(可怕的梦)    讥诮(冷言冷语地讥讽)    沸反盈天(形容人声喧嚣杂乱)
      D.莞尔(形容微笑)    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话不投机(形容谈话时意见不合)
4.下面一句话中,①分号的作用是什么?②冒号的作用是什么?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他本来也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只是这一点。
      A.①表示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②提示下文。
      B.①表示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②总结上文。
      C.①表示句子之间的停顿,②提示下文。
      D.①表示单句之间的停顿,②总结上文。
5.下面语句的横线处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    )
只是我得跟您预先        一下:说不定有人偷听了我们的谈话了,        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        闹出什么乱子起见,我得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报告校长。
      A.申明    因为    以致                   B.申明    为了    以至
      C.声明    为了    以致                D.声明    因为    以至
6.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可以用括号中的词语代替的一项是                     (    )
      A.看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便不管四叔的皱眉,将她留下了。(勤劳)
      B.我乘她不再紧接的问,迈开步便走,匆匆地逃回四叔的家中,心里很觉得不安逸。(平静)
      C.我从他俨然的脸色上,又忽而疑他正以为我不早不迟,偏要在这时来打搅他,也是一个谬种……(庄重)
      D.倘不得已,就该用一种替代的隐语。可惜我又不知道,因此屡次想问,而终于中止了。(终止)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红酒的启示
近期的实验研究显示,红酒中发现的一种多酚化学物质RESVERATROL,可显著延长某些细胞的寿命。
长寿,在基因水平上,可一定程度理解为依赖于一个叫“静默信息调节因子”(Sir)的基因及由此基因所产生的酶Sirtuins。实验结果显示,节制卡路里的饮食可激活这种酶和延长寿命。而红酒中的RESVERATROL也同样会激活这一基因酶而产生相同的效应。
红酒中存在的RESVERATROL对科学界来说并非新东西。在过去,多酚已被公认具有抗氧化、抗发炎、抗血栓、抗癌症的特性。RESVERATROL能够抑制培养基中多种癌细胞的生长。其它于健康的裨益还有对心血管保护和对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以此推导应有助于抵挡文明社会几大老化疾病:老年痴呆症、心肌梗死和中风。
植物和水果是为了自身的生存而产生了这些颇具威力的多酚。生存环境愈是苛刻,RESVERATROL的产生愈是增加。它扮演了植物的生命捍卫者——以抵御外环境所可能出现的一系列侵略者,诸如:病原体,像真菌,或外来的损伤、脱水、养料缺乏,或紫外线辐射等。高含量的多酚主要存在于葡萄皮和葡萄籽当中。所以当白葡萄酒的制作除去了葡萄皮,它的RESVERATROL含量可低于红葡萄酒的10倍。
如果你不能饮酒,其它不错的RESVERATROL来源有:葡萄、花生、山莓、桑子等。如果你有意想通过饮酒来增加长寿的机率,那么一天一杯或一周几杯也已足够。但因RESVERATROL非常不稳定,一旦暴露于空气,于一天之内就会挥发,所以开盖之后,最好能与家人朋友同享。
我们在这里想谈的不仅是红酒,更有红酒的启示——这涉及红酒的选择。
即你所饮的红酒是来自什么样的葡萄制作的?——那些愈是在“疾病压力”下生长出来的葡萄,其RESVERATROL含量愈高。在美国不同地区种植出来的葡萄中,纽约红酒具有含量最高的RESVERATROL。科学家分析说,可能因为它扮演了自然的杀真菌剂角色来抵抗在偏冷又常潮湿的气候里生长的葡萄易感染的植物霉病。而来自较干爽地带如加利福尼亚或澳大利亚的红酒,RESVERATROL含量便偏低。
这种“疾病压力”因子给人的训示,可触类旁通于整个现代医学。
像植物一样,我们人体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所发展和演化出的一系列生命防御和助长机制,是在与形形色色的环境因子不断互动中形成的。养尊处优的环境显然有它适宜于生物体生长的一面。现代文明使人类得以逐步远离不利的苛刻的生存环境——避免“疾病压力”的环境。我们有舒适的空调,躲避自然界的严寒和酷暑。我们避免感冒,避免吞食任何沾染病菌的食物……我们用最人工和简捷的方式满足机体对日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需求量,而逐渐将机体的自然摄取通道和能力退化……
新近医学研究已表明:过敏症等一系列现代顽症均与我们的免疫系统在生长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疾病压力”因子刺激有关。《吃得脏》是一本有关专家建议城市儿童多接触不完美的卫生环境的书,它对现代文明生存方式走向的另一极端给出了发人深省的提示。
其实,老人就曾告诉我们一系列传统的例子——经历过天花浩劫的幸存者、大面积烧伤后的病人等,往往具有特别强健的生命力,因为产生过天花或形形色色各种菌的抗体。当上海市民曾大面积感染传染性肝炎时,有一批吃在工地、住在工地的建筑工人却能幸免。女人历经生理期和生孩子的创伤,往往发展起比较丰富的抗体……“无毒一身轻”不见得保证长期的乐观。无菌体,不可能不是脆弱的机体。
红酒的启示,是“疾病压力”下产生的葡萄所给人的启示,和适量地暴露于“疾病压力”环境中的启示。
7.下列说法中,不属于“红酒的启示”的一项是                                (    )
      A.红酒不同于白酒,开瓶后,最好将其喝完。否则,酒中的RESVERATROL会挥发掉。
      B.研究证明,葡萄中的RESVERATROL含量有别,我们应该选择那些在“疾病压力”下生长出来的葡萄酿制的红酒。
      C.人类生存不能缺乏必要的“疾病压力”环境,某些“养尊处优”的现代文明生存方式实际上走向了另一极端。
      D.“无毒一身轻”,不见得能保证长期的乐观。无菌体,也不可能不是脆弱的机体。
8.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
      A.红酒中的RESVERATROL能激活Sir的基因酶和延长寿命,从而有益于人的健康长
寿。
          B.近期的实验研究证实,红酒因存在RESVERATROL而具有抗氧化、抗发炎、抗血栓、抗癌症的特性。
      C.红酒因对对神经系统和心血管有保护作用,故能有效抵挡老年痴呆症、心肌梗死和中风等几大文明社会的老化疾病。
      D.葡萄、花生、山莓、桑子等食物中都含有一定RESVERATROL,不能饮酒者可将其作为红酒的替代品食用。
9.以下不能证明必要的“疾病压力”有益于我们的免疫系统生长的一项是        (    )
      A.大面积烧伤后的病人、经历过天花浩劫的幸存者等,往往具有特别强健的生命力。
      B.生活条件艰苦,长期吃在工地、住在工地的建筑工人,能有效抵御传染性肝炎的侵袭。
      C.女人历经生理期和生孩子的创伤,往往发展起比较丰富的抗体,使身体变得更为强健。
      D.利用舒适的空调,现代社会的人们能有效躲避自然界的严寒和酷暑。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不小心弄脏了一点的食物被儿童吃下,对他们的健康将产生巨大的妨碍。
      B.夏天在江河中游泳,不小心呛水或吞喝了几口生水,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C.“无毒一身轻”,长期饮用纯净水、蒸馏水,能使人们的肌体变成无菌体,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
      D.经常服用多维产品(药物),将逐渐导致机体对日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自然摄取通道和能力退化。可见,任何药物都可能是一把“双刃剑”。
三、(30分,除注明外,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1-13题。
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班次     学号       姓名               得分           
选择题答案按序号全部填入下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5
16
17
答案
 
 
 
 
 
 
 
 
 
 
 
 
 
11.结合上下文语言环境,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5分)
①先前:                                
②现在:                                
③现世:                                
④玩物:                                
⑤活得有趣的人们:                                
12.语段中的“想”字的宾语是什么?
答:                                
13.“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表现了“我”什么样的心情?
答: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14-18题。
(甲)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
(乙)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的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14.两段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分别是:(1)                                           
(2)                                                                (4分)
15.以上两段文字描写了祝福的情景,寓意很深刻。下列见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两段描写,反映出鲁镇人们对未来的希望,揭示出人们的迷信与落后。
       B.两段描写,描绘了鲁镇人们迎接福神的热烈景象,表达出穷苦人们欲摆脱命运,渴
望光明的心情。
       C.两段描写,反映出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农村的状况,当时人们的风俗习惯、思想意识仍没有变革。
       D.两段描写,描绘出农村贫富对立的图景,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
16.在(乙)段的“□”内,应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A.一扫而光    飞舞                  B.一笔勾销    游荡
C.一下笼罩    缭绕                  D.一扫而空    蹒跚
17.《祝福》中“我”的作用是                                                 (  )
    A.“我”是一个串连故事线索的人物,是作者鲁迅的化身,他同情劳动人民、不满现实,但是又具有软弱性,尚未找到真正的出路。
       B.“我”是一个胆小怕事、软弱无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虽然他不满黑暗现实,但是这种人是不可能成为真正的革命者的;他虽然同情祥林嫂,但是他不能帮助祥林嫂解脱苦难。这个人物与祥林嫂形成鲜明的对比。
C.“我”就是鲁迅,这样写不仅使小说更加真实可信,而且使《祝福》的人物画廊更加丰富多彩。
D.“我”是一个串联故事的线索人物,使全文结构严谨;同时,也是一个典型人物,他同情劳动人民、不满黑暗现实,但面对残酷的现实,又无能为力,找不到真正的出路。
18.在(乙)段中,“祝福“一词使用了引号,其主要作用是:                          
 
第Ⅱ卷(90分)
四、(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寻 人 启 事
金文吉
读寻人启事的时候,女孩正坐在长椅上,浓浓的树荫牢牢笼罩着椅子,这就像母爱,寒冷而郁闷,女孩无言。
用女孩的逻辑讲,母亲不疼她,母亲除了爱好挣钱之外,最大的偏爱就是苛求她。必须、不准、专制、独裁是女孩给母亲的定义,并作为对母亲的代称。
离开这个没有温暖的家,女孩蓄谋已久了。女孩在留下这样一张纸条后,终于把计划变成现实:“妈,我走了,按您的意思去把铁变成钢。别找我,我会活得很好。别忘了,我很漂亮。”
读这留言,女孩感到报复的快意
令女孩满意的是,母亲第二天就调动了A市的新闻媒体,登了寻人启事,这要花很多钱的。能让母亲花不必要的钱,女孩心里高兴。你永远找不到我。女孩甩头向火车站走去。在B市,女孩卖报、做工。只有在离家的时候才能品味出家的温暖。
半个月后,母亲把寻人启事散发到了B市,这次的寻人启事颇有一些检讨书的味道:女儿,回来吧,妈不再……不再……女孩开始惭愧。可不能就这么投降,女孩咬咬牙又去了C市。
每天晚上抱着寻人启事的报纸入眠,已经成了离家后女孩的一种习惯。在C市的两个月里,没有新的寻人启事,女孩感到失落和不安。
后来,女孩终于在《C 市日报》上找到了一篇与自己有关的文字,但不是寻人启事,而是一则生日祝福:“女儿,生日快乐!”短短的几个字让女孩失眠了。
给母亲打电话,女孩第一次拨通了那个自己私下默念过百遍、千遍的号码。“此用户寻女未归,请留言。”挂上电话,女孩已泪流满面。
合同期总算结束了,女孩风尘仆仆赶回A市,她颤抖着按响了门铃,开门却是个陌生人。原来,为了筹资找女儿,几天前,母亲将房子卖掉,去了南方。
第二天,报纸上多了一则启事:
寻母,速归。
19.第三段“没有温暖的家”是什么意思?请你根据这篇小说对“没有温暖”做出具体说明。(4分)
答:                                                                     
20.第四段说“读这留言,女孩感到报复的快意”,请你挖掘一下这“留言”中所包含的“报复的快意”。(4分)
答:                                                                     
21.(1)把“母亲”的三次“寻人启事”看做一个变化过程,你从中读出了什么?(3分)
答:                                                                     
(2)“女儿”三次读“寻人启事”及给母亲打电话后的心态变化说明了什么?(3分)
答:                                                                      
22.作为一个鉴赏者,你最欣赏这篇小说的哪一点?请作简要表达。(答案最好不超过80个字)(4分)
答:                                                                                                                                                                                                                                                                                                   
五、(12分)
2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初晴游沧浪亭
苏舜钦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注:①此诗作于苏舜钦因事获罪,闲居苏州时。
(1)苏舜钦同时代的词人张先《天仙子》词中有“云破月来花弄影”句,王国维道:“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本诗中的“弄”字实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说一说这个“弄”字的妙处。(4分)
答:                                                                       
                                                                       
(2)诗中句句写景,无一字言情,但字里行间我们却能体会到作者充盈其间的情感。本诗流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分)
答:                                                                      
24.给下面的新闻加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3分)
8月15日,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纪念日。今天,日本人怀着复杂的心情迎来了第60个纪念日。当地时间上午10时许,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细田博之在记者们期待的目光中,发表了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的“终战讲话”。这是小泉执政以来第一次在战败纪念日发表讲话。小泉说,日本要对过去的殖民统治和侵略战争表示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道歉,坚持走和平国家之路,同各国发展友好信赖关系。与此同时,日本厚生劳动大臣、环境大臣以及由日本超党派议员组成的“大家都来参拜靖国神社国会议员之会”中有47名参众两院议员参拜了靖国神社。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中川昭一和日本前首相乔本太郎已于14日参拜了靖国神社。
答:□□□□□□□□□□□□□□□□□□□□
25.翻译下面加横线的句子:(3分)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译文:                                                                     
                                                                           
六、作文题(6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周国平曾经这样说过:狂妄的人自称命运的主人,谦卑的人甘为命运的奴隶。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人,他追逐命运,但不强求;接受命运,但不胆怯。走运时,他会揶揄自己的好运;倒运时,他又会调侃自己的厄运。他不低估命运的力量,也不高估命运的价值。他只是做命运的朋友罢了。
请以“只做命运的朋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1.C(“拓”“颊”“晌”注音错)   2.A(“头”为“投”,“喁”为“隅”,“带”为“戴”)
3.B(“悚然”释义错)   4.B    5.C(“声明”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申明”,郑重说明。这里要体现别里科夫的“公开”态度,故用“声明”好。“以致”多指不好的结果,故不用“以至”)     6.C
二、7.A(此项内容谈的是“红酒”,而非“红酒的启示”)8.B(这些特性早已被公认,对科学界来说并非新东西)9.D(这是在避免“疾病压力”环境,故不能证明“疾病压力”有益于我们的免疫系统生长)10.D(A对健康应无大碍;B若无不良反应,没必要到医院就诊;C不仅不能有效地减少疾病,反而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
三、11.①祥林嫂生前②祥林嫂死后③现在的世道(20世纪20年代)④供大家消遣取乐的人,指祥林嫂⑤鲁四老爷等一类富人   12.“这百无聊赖……干干净净了”
13.表现了“我”憎恨社会,同情祥林嫂的愤激而沉痛的心情
14.(1)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2)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   15.D(A、B两项均拔高了鲁镇人的思想;C“风俗习惯”不妥)
16.D(B、C两项中“一笔勾销”“一下笼罩”不准确;A“飞舞”不及D中的“蹒跚”能更形象地突出“天地圣众”的醉态)      17.D(“我”具有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特点;A、C两项说“我”就是鲁迅或鲁迅的化身都是不对的;B这个人物与祥林嫂并未形成鲜明的对比)     18.着重指出。
四、19.母亲只顾挣钱,忽略了对女儿的精神关爱;对女儿限制太多
20.借母亲的话来讽刺母亲;没有你,我活得更好;我可能利用美貌作资本来求得生存。
21.(1)母亲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正在改变对女儿的态度(2)女儿一步一步理解了母亲,加深了对母亲的感情    22.抓住一点,言之成理即可。
五、23.(1)句中“弄”字有拟人的特点,一个“弄”字,写景状物,神韵毕现,描绘出时而薄云遮日,时而云破日出的阴晴不定的景象。(答出“拟人手法”给2分,具体景象的描绘给2分)(2)本诗流露出作者的幽独闲逸之趣和对沧浪亭的由衷喜爱之情。(答出“闲逸”与“喜爱”给2分)   24.答案示例:(1)战败日的反思,日本说一套做一套;(2)一边反省侵略战争,一边参拜靖国神社;(3)信誓旦旦来反省,年年不忘去参拜;(4)表面佯做反省文章,内心不忘战争鬼魂。(只要能写出针对日本对战争问题两种截然不同态度的标题,评议明白晓畅,文字醒目,都可得分)
25.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六、26.提示:周国平的这段话极富生活哲理。有人说命运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给了你满目的春色,你就不会再拥有冬日的沉静、素洁;关上你的一扇门,它又给你打开了一扇窗。也有人说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究竟怎样对待生命?最好是做命运的朋友,尊重命运。尊重命运是不轻率,尊重命运是不迷信。慎重生活,努力工作,把握自我。
这是一动宾式的话题,写作时应当从分析“朋友”的深刻内涵人手,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①对待朋友(命运)应当知足。命运给我们颜色,我们正好开个染坊;命运给我们风雨,别泄气,它也给予了人间最绚丽的彩虹。②对待朋友(命运)应当豁达。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去舒。命运可能是缤纷的花朵,也可能是零落的残红。落红不是无情物,我们明年再看花得了,或者干脆抬头看蓬勃的绿叶。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固原二中人教版高一年级语文检测题(3-4单元)
黄冈市蕲春益才高级中学2006—2007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第六单元训练题
人教版高一下第五单元练习
人教版高中第二册第六单元复习资料
2006年高中第二册语文新教材第六单元同步试卷
新课程高一第二册第六单元素质训练
思南民族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五单元
高一下语文第三、四单元试卷
人教版高中第二册第四单元单元测试
人教版第二册第四单元45分钟过关检测
人教版高中第二册第六单元练习
人教版高中第二册第五单元练习
人教版高中第二册第六单元同步试卷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单元目标检测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学海乐苑高一(下)语文单元一测试题(人教版)
四川省南充市2005学年度高中语文第二册新课程教学评价第六单元(人教版)
四川省南充市2005学年度高中语文第二册新课程教学评价第五单元(人教版)
四川省南充市2005学年度高中语文第二册新课程教学评价第四单元(人教版)
四川省南充市2005学年度高中语文第二册新课程教学评价第三单元(人教版)
四川省南充市2005学年度高中语文第二册新课程教学评价第二单元(人教版)
四川省南充市2005学年度高中语文第二册素质教育评价第一单元(人教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