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案7
作者:15803591195  上传者:15803591195  日期:21-12-07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案
 
【素养目标】
1.提取关键句,理解文本中的观点。
2.把握文章结构,理解各个部分和文章主题之间的关系。
3.学习文中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体会文章的严谨准确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各个部分和文章主题之间的关系
2、体会文章的严谨准确的语言特色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篇幅较长,洋洋洒洒6000多字,但是,通读一遍,如果技法得当,我们就能很快把握文章的基本信息。如何快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提高阅读的速度和做题的准确性,是我们进行现代文阅读时应掌握的一种能力。
二、课前预习
1.了解作者
胡福明,生于1935年,江苏无锡人。1955年9月就读于北京大学新闻专业,后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学习。1962年毕业后,到南京大学政治系(后改为哲学系)任教。1982年调至江苏省委工作,历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省委常委、省委党校校长、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等职。曾获“江苏社科名家”称号2018年,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奖意,并获评真理标進大讨论的代表人物。2019年,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1978年5月11日,由其主创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在《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发表。
2.题目解说
“实践”指的是实际去做,履行,不是仅体现在理论上;“唯一”突出了“实践”这一标准的重要作用和地位。题目明确提出了观点,突出了“实践”的重要意义。
3、文体知识
  
社论是新闻评论的一种,是代表媒体(报纸、杂态、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编舞部和媒体主办者对重大新闻事件或时事政治问题发表的权威性评论。在广播电台、电视台称为“本台评论”。媒体的社论集中反映并传播一定的政党、社会集团、社会价层对即时发生的新闻事实或现实问题的立场、观点、主张,是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社会舆论产生重大的影响
4、写作背景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我国面临重大的历史转折,“解放思想”成为时代的呼声。但是,这一进程受到“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错误方针的严重阻碍,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前进中出现徘徊局面。针对这种状况,邓小平多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人们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1977年7月,党的十届三中全会恢复了邓小平在党内、政府和军队中的全部领导职务。与此同时,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不少老同志也从不同角度提出,要恢复和发扬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正确认识与把握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不少同志感到有必要根据邓小平等同志的思想,写一篇比较全面的关于解放思想、拨乱反正的文章。1977年,《光明日报》的《哲学》专刊组组长请胡福明为《哲学》专刊撰稿。胡福明完成了两篇稿子,其中一篇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后来,这篇文章经过反复修改,于1978年5月11日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在《光明日报》上发表。这篇文章很快引发了场全国范围内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5、资料链接
               “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和右倾机会主义路线
“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左倾是指政治上追求进步、同情劳动人民的倾向。而带引号的“左”倾,则是政治思想上超越客观,脱离社会现实条件,陷入空想、盲动和冒险的倾向。“左”倾思想表现为急于求成,主观地夸大革命力量,轻视敌人力量和客观困难,在革命和建设中采取盲动的冒险的行动;或者在革命组织内部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采取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政策;或者在同盟军问题上实行关门主义,打倒一切。“左”倾思想如果形成系统完整的路线并在实践中执行,便成为“左”倾机会主义,或叫“左”倾冒险主义。
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在政治思想上,认识落后于实际,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变化、前进,甚至违背客观发展规律的倾向。右倾思想如果形成系统完整的路线,并在实践中贯彻执行,便成为右倾机会主义。右倾机会主义在政治斗争中往往放弃原则,牺牲无产阶级根本利益而求得妥协,又叫右倾投降主义。右倾机会主义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原则,在革命斗争中过高估计敌人力量,过低估计革命力量,不敢积极发动和组织群众进行斗争,坐失有利时机,甚至悲观失望,退却逃跑。
区别:“左”倾和右倾的主要区别就是“左”倾太过于激进、冒险,右倾太过于悲观、失望。前者容易采取盲目冒险的行动,后者容易投降和妥协。
.初读课文
1. 文章开篇有什么特点?简要分析作用。
明确:
以设问的形式开头,引发人们的思考,引起人们的注意。回答干脆,“早”字突出了问题解决之久
2.文章采用小标题的形式,有什么作用?
明确:
使用小标题,使文络清晰。小标题既有提纲挈领、条分缕析的作用,又可以减少一些过渡性文字的铺张,以便于突出重点,本文用四个小标题来组织文章,层层递进,符合逻辑,体现内在联系。
3. 快速浏览课文,结合全文,分析文章各部分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
明确:
文章四部分紧紧围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层层深入进行论证。在分析过程中,通过批驳错误做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正反对比,使观点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
①“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个理论,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实际,是不是真理,只能靠社会实践来检验。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就不能到主观领域
内去寻找,不能到理论领域内去寻找,思想、理论自身不能成为检验自身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标准。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必须具有把人的思想和客观世界联系起来的特性,否则就无法检验。
②“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任何理论都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凡是科学的理论,都不会害怕实践的检验。相反,只有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能够使伪科学、伪理论现出原形,而捍卫真正的科学与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
③“革命导师是坚持用实践检验真理的榜样”。
革命导师是人们信服的人,他们的理论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正确的。因此他们都是用实践检验真理的践行者。
④“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
客观世界不断发展,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我们研究新事物、新问题,通过研究和实践,不断作出新的概括,总结出新的理论,更好地指导我们改造世界。
四、品读鉴赏
1、文章主要运用哪些论证方法,结合“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内容简要分析。
明确:
 主要运用引证和例证
引用毛泽东的话进一步明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毛泽东的话使。人们信服的,增强了说服力。
列举真实、可靠、有代表性的具体事例,可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如“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中,作者运用“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被证实是真理”和“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成了公认的真理”这两个事例,证明了“正是实践,也只有实践,才能够完成检验真理的任务”的道理。接着以“马克思主义被承认为真理”的例子进一步分析,层层深入,使观点更加明确。
2、文章立论驳论论相结合,请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内容加以分析。
【论证的形式】
论证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
①立论是对一定的事件或问题,从正面阐述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的论证方法。
②驳论是以有力的论据反驳别人错误论点的论证方式。
有三种方法: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反驳论证。
反驳论点,即直接反驳对方论点本身的片面、虚假或谬误,这是驳论中最常用的方法。
    明确:
本文明确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在行文过程中,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需要对一些错误观点进行批驳。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中,作者先提出一个“担心”,这个“担心”其实就是和自己观点不一致的错误观点,然后作者进行分析,指出“担心”是“多余”的。这是直接驳斥错误观点。接着作者矛头直指“四人帮”的各种错误理论,指出它们“经不起革命实践的检验”,所以是错误的,因此证明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
文章提出自己的观点,以“深入揭批四人帮”为主线,边立边驳,行文曲折,婉约会意,虽从头至尾没有半句提到“两个凡是”,但句句击中要害,明显地向“两个凡是”发起了猛烈的理论进攻。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什么社会意义?
明确:
①本文阐明了“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革命导师是坚持用实践检验真理的榜样;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根本理论上否定了“两个凡是”。文章在党内外和广大干部群众中激起了强烈反响,成为实现党和国家历史性转折的思想先导。
②本文引发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推动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了重要的思想准备,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这场大讨论,为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奠定了思想基础。
 
4、探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发表,是中国当代史上的一个具有标志性的大事件。读了此文,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启示一:思想的力量不在如何艰深和高远,而在脚踏实地,思考现实,破解难题。社会在不断发展,思想、理论必须不断创新。但也要看到,人们的思想不是线性发展的。在人类历史的特定时期,往往出现教条主义盛行、社会陷入认识误区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匡正时弊,呼吁重视人类认识的基本特点和规律,重温人类思想成果,就更为重要。这篇文章的宝贵之处在于它以巨大的勇气和胆识,不惧权威,不畏教条,不畏流言,直面现实,切中时弊,解决现实问题。这篇文章的价值在于它思想的冲击力,并由此引发了一场时代性的大讨论,推动了历史进程。
启示二:思想或理论不应该高居于象牙之塔庙堂之上。思想和理论的精髓就存在于日常生产和生活之中,思想和理论的力量就蕴含在生活常识和普遍人性之中。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实事求是就是尊重群众的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
就是强调恪守常识、尊重人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马克思主义观察问题、判断是非的基本立场和基本原则。
五、写作特色
   ①富于思辨性。
如对“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的分析,对“修正主义的判,对实践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分析,都体现了文章严密的辩证维,让人心服口服。
②论证充分有力。
文章讲道理又摆事实,既善于运用经典理论文献增强说理的权威性,也善于运用典型事例增强说服力;理论与驳论相结合,道理与现实相结合,既有理论深度又有现实针对性,分析透彻,论证充分。
六、主题归纳
本文旨在肃清“四人帮”的“天才论” ……句顶一万句”等荒谬言论的流毒和影响,实现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主张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理论要接受实践的持续检验,也要紧跟实践中的新问题、新情况而不断发展、改正,从而更好地为实践服务。
七、写作训练
正确而深刻的理论文章对国家进步、社会发展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这样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章,在特定历史时期,对人们的思想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文章的观点又不断得到历史的验证。请联系社会发展实际,或结合其他学科所学,谈谈你对这篇文章核心观点的认识。注意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事实来论证
你的观点。
  【示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真理标准的科学论断,也是被我国改革开放实践证明了的真理。改革开放前夕,中国共产党就确立了这一思想,并逐渐用这一思想来教育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发展生产,不断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比如,社会主义要不要市场的问题,就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得到了彻底的解决。中国正确地确立了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积极主动地加入了WTO,搞活了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中国逐渐发展成为向全世界提供丰富产品的“世界工厂”,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进出口大国、贸易大国。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突破一万美元大关。这些都是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指引下,发展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巨大变化。没有对这一思想的正确认识和运用,就不会有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标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案7
文件大小: 22K
文件格式: zip
作者: 15803591195
下载地址: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下载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暂无图片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案6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学设计5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案4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pptx课件(28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pptx课件(29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ppt课件(23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ppt课件(44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原文阅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ppt课件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案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学设计2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案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原文阅读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