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六年级下 >>
部编版六年级下《文言文二则》教学设计2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1-04-10


  教学目标
  1.会写“援、射”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4.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学习《两小儿辩日》时,了解两个小孩的观点以及他们的依据。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都学过下棋吧?来说说你们学习下棋(围棋或者象棋)时有什么感悟吧!(唤起学生对下棋场面的回忆,从而进入课文。)
  2.板书课题。说说“弈”指什么,“学弈”又是什么意思。
  3.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告子上》里面的一篇文章,看看两个学生跟随他们的老师弈秋一起学习下棋时,分别取得了怎样的学习效果。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大声朗读课文,组成小组,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弈(yì)秋  弓缴(zhuó)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援”“射”“俱”,并且在黑板上的方格中示范。
  三、再读课文,走近作者,正确断句。
  1.作者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他认为人性本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论点,著作《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
  2.《学弈》选自《孟子·告子上》,本文是他谈到学习态度和聪明程度的问题时举的一个案例。
  3.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四、通读课文,感知整体。
  1.默读课文,并根据注释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2.默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两个学生跟同一位老师学习,因为两人学习态度不同,产生的结果也不同。)
  3.通读课文,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图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作者阐明了做事的时候,一定要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五、理解深意,背诵课文。
  1.请同学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专心致志和三心二意的区别。
   (“专心致志”意为一心一意,集中精神,把心思全放在一件事上。形容非常认真地去做某件事。“三心二意”形容犹豫不决,意志不坚定或用心不专一。)
  2.流畅地背诵课文。
   (重点熟读第二句话并理解“惟弈秋之为听”“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然后理解结论:“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最后连贯在一起进行背诵。)
  3.学生试背。
  4.指名背诵。
  5.联系实际说一说,学习了本文,大家懂得了什么道理?
   (虽然我们是同一个老师教的学生,但是,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同,所以产生的学习效果也不一样。)
  6.用自己的话给同桌或者朋友、家人讲一讲这个故事吧,最重要的是深刻领悟故事蕴含的道理。
  板书设计:
    一人:专心致志 学有所成
 学弈              态度决定成败
   另一人:三心二意 一无所获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在日常生活中和同学或者朋友就某一事件展开过辩论?辩论到最后是否有结果?结果是什么?(唤起学生对辩论的兴趣)
  2.春秋末期的大教育家孔子在游学的时候,就曾经见过两个小孩在辩论,他们在辩论什么呢?(板书课题)
  3.导入新课。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去了解一下两个小孩在辩论什么,到底谁说的对。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阅读要求:大声朗读课文,小组内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辩(biàn)日  盘盂(yú)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并理解词义。
   着重分析指导“辩”并且在黑板上的方格中示范。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孔子东游的时候,遇见两个小孩在为日出离人近还是日中离人近辩论无果,于是问孔子,孔子也不能决断。)
  2.通读课文,为什么一儿认为“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而另一儿却认为“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是从大小角度“视觉”看问题,另一儿是从人对阳光的感受“触觉”看问题。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
  3.怎样理解“孔子不能决也”?
  (宇宙无限大,知识无限多,学无止境。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并不可耻,这也是孔子提倡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道理所在。)
  4.自由朗读课文,准确断句。
  重点指导: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2)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3)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4)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5)孰为汝/多知乎?
  四、交流探讨,理清结构。
  1.第一层,写孔子路遇两小儿“辩日”,是故事的起因。
  2.第二层,写两小儿对争论的问题所持的观点和各自的依据,是故事的经过,也是主要部分。
  3.第三层,写孔子不能决断两小儿谁是谁非,这是结果。也就是说,这篇文言文是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顺序来叙述的。
  五、课堂延伸拓展。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和讨论,你从课文中受到什么启示?
  (学无止境,勇于探索,大胆质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谦虚谨慎,实事求是……)
  2.同学们,我们来给两个小孩写信,告诉他们所争辩问题的答案以及当今科技发展的现状吧。
  3.写读后感:读《两小儿辩日》后的感受。
  板书设计:
           日初出    日中
   两小儿辩日 一儿:近(大) 远(小)
         一儿:远(凉) 近(热)
         孔子:不能决也 
  教学反思
  1.引导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文言文的内容,使学生理解透彻。
  2.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后,复述故事,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课稿3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课稿2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词语表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写字表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说课稿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说课稿
部编版六年级下第四单元《古诗三首》说课稿
《那个星期天》说课稿2
《匆匆》说课稿4
《汤姆·索亚历险记》说课稿
《骑鹅旅行记》说课稿
《鲁滨逊漂流记》说课稿2
习作《家乡的风俗》教学反思
《藏戏》说课稿3
部编版六年级下第一单元《古诗三首》说课稿
《腊八粥》说课稿
《北京的春节》说课稿3
部编版六年级下第六单元考点梳理
部编版六年级下第五单元考点梳理
部编版六年级下第四单元考点梳理
部编版六年级下第三单元考点梳理
部编版六年级下第二单元考点梳理
部编版六年级下第一单元考点梳理
部编版六年级下第五单元知识小结
部编版六年级下第四单元知识小结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教案1
部编版六年级下第三单元知识小结
部编版六年级下第二单元知识小结
部编版六年级下第一单元知识小结
《那个星期天》说课稿
部编版六年级下《文言文二则》pptx课件(49页)
部编版六年级下《文言文二则》知识点
部编版六年级下《文言文二则》练习
部编版六年级下《文言文二则》练习题
部编版六年级下《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
部编版六年级下《文言文二则》教案1
部编版六年级下《文言文二则》ppt课件1
文言文二则《学弈》《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2
文言文二则《学弈》《两小儿辩日》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