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家谱家训:传承君子之风 钱念孙 君子文化浸润中国人的日常生活,通过家谱、家训等渠道,使传统伦理在家庭落地生根, 化为家庭成员的做人信条和生活习惯. 每个家庭在世代繁衍和薪火相传的同时,都会或隐或显地积淀并形成某种价值观念和 德行风尚,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家风.一般说来,家风既包括有文字及实物遗存的有形部分, 也包括仅是口头和行为传授等无形部分.有形部分多半呈现在如家训、家规、家谱,以及各种祭祖追宗仪式等方面;无形部分则主要凸显在长者的行为举止、言传身教,以及由此形成的家庭生活习惯和家族气质风貌等方面. 中华民族具有深刻的“家国同构”观念,一方面,家是国的细胞,没有家就没有国;另一方面,国是家庭细胞赖以生存的肌体,国盛才能家兴,国破则难免家亡.正是这种水乳交融的家国同构理念,不同时代、不同区域、不同家族的家训、家谱等,虽然具体内容互有差异并各 具自己特色,但其中所宣扬的立身处世、持家兴业的规则和教导等,基本都是建立在对中华 文化主流价值体系的集体认同之上.君子文化作为儒家思想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标识,与历代著名家训、家谱秉持和崇尚的做人理念及价值观念等高度契合.在一定程度 上毋宁说,众多家训、家谱所传达的励志勉学、入孝出悌、勤俭持家、精忠报国等优良家风,就 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的具体细化,不仅堪称个人和家族成长兴旺的座右铭与传家宝,也是君子文化从庙堂走向民间的具体实践和生动体现. 强调君子人格对家族成员成长的重要意义,在各类家训、家谱中星罗棋布.著名的«颜氏家训»开篇就呼吁家族成员,要追随学习明达君子:“傥遭不世明达君子,安可不攀附景仰 高三语文试题 第1页(共10页)
之乎?”明代散文家归有光«家谱记»也说:“仁孝之君子,能以身率天下之人,而况于骨肉之间乎?”归有光认为,家族成员只有以君子为楷模,行仁义、重孝道,家族宗法才可确立,立宗法方可成世家,成世家方可正风俗,而正风俗,则将仁孝品德彰扬于世,进而代代绵延,形成世有君子、代有贤良的良性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