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论述性文本阅读 >>
《丝绸之路的象征符号——骆驼》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8-01-2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从汉到唐持续近千载的岁月中,古人创作了千姿百态的骆驼形象,它们的形态,组合、驮载的物品等,暗示着当时社会的变迁和人们观念的更新,像是一种符号,成为“丝绸之路”的象征。
汉代文物中骆驼并不多见,西安沙坡村出土的西汉骆驼,没有任何装饰,比较写实,整体造型十分高大。在汉代动物塑像中,骆驼大都混同在各类动物之中,没有数量上的优势和变化多样的姿态,显然与其他大量动物等同起来,没有明显的特别含义。
北魏是表现骆驼形象的第一个高潮。洛阳北魏元邵墓骆驼,带鞍架,铺长毯,毯上有货展,袋的前后有扁壶、兽。这是一种崭新的形象,与货物的搭配,点明了骆驼用以载物的用途。从此,骆驼载货,特别是驮载丝绸成为极富特征的造型,它的象征意义也凸显出来。
十六国时期符坚遣吕光大举进军西域,回师东归时,载运战利品依靠庞大的驼队,数量达二千余头。北魏太武帝太延五年秋灭北凉,尽有河西之地以后,中原朝廷与两域诸国的交往日益密切,骆驼正是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文献记载吐谷浑“商胡二百四十人,驼骡六百头,杂彩丝绢以万计”出使北齐。骆驼在战争、商贸、文化交流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下出土的汉代和北朝时期的骆驼提出了一个问题,即文献史学研究中,被反复探讨的张赛通两城西域的事件,究竟对当时物质文化领域的影响有多大? 考古发现的实物并不支持汉代丝绸之路“兴盛”的学说。如果从汉墓中井仓灶和大量器皿的组合对比北朝墓中包括骆驼在内的俑群组合,会明显发现汉代器物中极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北朝时期不仅外来物品增多,能够反映中西交通的骆驼六
起也是前代罕见。
隋唐墓葬中的骆驼更有时代新意。西安东郊出土的隋代骆驼,还继承了北朝骆驼总体上质朴的风格(图一),但太原隋代斛律彻墓的两件相似的骆驼却不相同,追求骆驼体态高大健壮,突出昂首嘶鸣的状态,身上驮有丝绢、皮囊,囊端有虎头装饰,上面还坐了一个胡人(图二)。
如果说汉代丝绸之路是开拓视野,引发了各国之间希望接触的强烈愿望的话,那么到隋代这一理想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实践过程。考古发现的骆驼形象是对创造生存、运输奇迹的骆驼及其驮载物题材的更加重视。使其具有了明确的象征意义。
《摘编自齐东方《丝绸之路的象征符号——骆驼》)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一种动物要具有特别的含义,必须满足数量可观和姿态多样两个条件。
B. 北魏骆驼的崭新形象,突出表现在骆驼具有载运货物的实际用途。
C. 丝绸之路“兴盛”于汉代,缺乏考实古实物论据,只是一种无根据的学术猜想。
D. 隋代墓葬中的骆驼身上有丝绢和胡人,足见丝绸之路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实践过程。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丝绸之路是个宏大的历史命题,本文的立论角度颇为独特,选取了“骆驼”这一形象,注重实物,论证有力。
B. 文章以时间为序,论述了从汉到唐持续近千载的岁月中,骆驼在丝绸之路发展中的象征意义变化过程。
C. 文中列举的苻坚、北魏太武帝以及吐谷浑等历史事件,强有力地论证了这段时期骆驼的商贸交通运输价值。
D. 文章配有的图片是为了更直观地呈现骆驼形象的差异性,通过比较,有利于让读者更信服文中的观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秦朝是否有骆驼以及是否具有特别的含义,这些问题需要相关文物或考古实物等论据支持。
B. 丝绸之路兴盛与“沙漠之舟”骆驼的兴起密切相关,重要原因就在小丝绸之路上有很多沙漠地带。
C. 经济交往的强烈愿望促进了中原朝廷与西域诸国的联系,而骆驼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D. 丝绸之路的研究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考古发现的骆驼形象是论述该问题的关键视角。
 
 
 
 
【答案】1. B    2. C    3. D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A项,超出了“汉代动物塑像”这一具体范围,不符合文意;C项,根据文意,“汉代丝绸之路‘兴盛’的学说”也有其他根据,只是缺乏考古实物;D项,不是“丝绸之路”,而是丝绸之路引发的“各国之间希望接触的强烈愿望”到隋代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实践过程。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C项,原文相关内容表述为“载运战利品依靠庞大的驼队”“骆驼在战争、商贸、文化交流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语意,苻坚事件论证的是战争交通运输价值,而不是商贸交通运输价值。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D项,从全文看,考古发现的骆驼形象只是论述该问题的一种视角,“关键视角”的说法缺乏推论依据。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中华尚食之道里,自有一个民族坚韧的初心》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浙江省高考题)
《“更想工人下手难”(中国金银器)导言》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全国甲卷高考题)
《中国叙事学:逻辑起点和操作程式》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全国乙卷高考题)
《鲁迅的浙东脾气》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似性与网络社区融入》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上海市春季高考题)
《声音会被模仿,声纹还可靠吗》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作之谜》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上海市高考题)
肖峰《从底线伦理到担当精神:当代青年的网络文明意识》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新高考全国Ⅱ卷)
《从人文计算到可视化——数字人文的发展脉络梳理》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全国乙卷高考题)
《<中国目录学史>导读》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全国甲卷高考题)
《文学阅读的多维向度》阅读练习及答案
米哈伊·奇凯岑特米哈伊《涌流和学习》阅读练习及答案
《生态文学之思》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时中《人生意义何处寻》阅读练习及答案
《青春心态:“五四”文学审美心理素描》阅读练习及答案
哈金《小说中的细节》阅读练习及答案
《论述文阅读之祠堂文化》阅读练习及答案
林庚《青与绿》阅读练习及答案
骆玉明《孔子赞赏的中庸》阅读练习及答案
《科学只是另一种神话么》阅读练习及答案
《艺术品的本质》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光中《岂有哑巴缪斯》阅读练习及答案
《什么是好的童年书写?》阅读练习及答案
吴智勇《史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为事件的舞蹈》阅读练习及答案
《互融:中西园林的趋势》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前中国的文化基因》阅读练习及答案
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开岭《对悲剧的深沉纪念》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冰《散文的情感》阅读练习及答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健《无情不作诗》阅读练习及答案
《礼仪与国性》阅读练习及答案
《微时代彪悍登场,无微不至还是集体迷失?》阅读练习及答案
费孝通《系维着私人的道德》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明的调停者——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文化定位》阅读练习及答案
《“浅阅读”的危险》阅读练习及答案
奥巴马演讲稿《我们为什么要上学》阅读练习及答案
《传统文化视野中的丧葬礼制》阅读练习及答案
《中国古代有儿童文学吗?》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上海市高考题)
《谈谈<古文观止>》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全国III卷高考题)
《回到古代住旅馆》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天津市高考题)
《实物的回归:美术的“历史物质性”》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全国II卷高考题)
《“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全国I卷高考题)
《文心玩趣话“文玩”》阅读练习及答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