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疑是神来笔,应有此奇句
-----《山园小梅》赏析
唐珏
教学目标:1、熟读文本所引诗句并理解其含义,积累泳梅诗句。
2、分析文章的思路结构。
3、培养鉴赏文学的趣味和评价文学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把握文章写作思路,哩清观点与材料的逻辑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文学常识学习。
林逋 (bū )(九六七—一O二八)字君复,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死后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所以后世称他为林和靖。他的一生从未做官,过着清静淡泊的生活。他特别喜爱梅花,几十年在孤山种梅养鹤,有“梅妻鹤子”之称。写出这样美的梅花诗,是有他的生活基础的。
三、学习文章引诗。
1、学生结合提示,自学诗歌,理解诗句含义。
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xiá),不须檀(tán)板共金樽。
暄妍: 就是风景非常美好。
“断魂”就是销魂,销魂就是一个人的感情极端的快乐,或者极端的悲伤,这里是指极端的快乐。
狎:亲近而不庄重。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鉴赏诗歌。
教师提示:
首联:对比,颂梅花的傲雪耐寒,卓尔不群,衬诗人志洁。
颔联:写梅姿,梅香。
颈联:虚实结合,对梅既爱且敬。
尾联:由花及人,人是品格高尚的风雅之士
3、了解诗歌的影响。
这首诗对后代的意义何在?
古:这这首诗的影响很深远。后来词牌中的《梅花塘》以及《暗香》、《疏影》等,都从林和靖的这首诗中得到启发。
今:首诗歌体现了他追求高洁、一尘不染的这样一种情怀。他不跟世俗相沾染、不同流合污,玉洁冰清。当然他这个完全的离开社会、离开人世隐居到孤山这一点我想我们现在生活中是做不到的,也是没有必要的。但是他追求那种高洁的情怀,追求那种在梅花的描写当中所寄托的那种人生的追求,这一点我们还是可以学习的。
四、阅读文章,感知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全诗内容复述。
第二部分:(2--5) 引出论点,分析“疏”“暗”两字神韵。
第三部分:(6)联系实际,引申发挥,发出感慨。
这是一篇关于诗歌的文学评论。
五、文章内容分析。
1、作者是怎样抓住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进行分析鉴赏的。
明确:以分析论证法为主,反证法,引证法,类比法。
2、结合本文,说说诗歌鉴赏的文体特征。
明确:1、从读者的角度入手,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品诗。
2、注重对诗歌的艺术分析。
3、求意解,不拘泥句解。
4、抓住诗歌最突出的一方面进行分析。
六、拓展
赏析诗歌: 海棠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问题:
1、开头两句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2、赏析后两句。
教学反思:本文的教学要和高考的诗歌鉴赏要求结合起来,重视方法的归纳和指导,来帮助学生提高试问鉴赏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