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高考复习教案 >>高考诗歌阅读与鉴赏 >>
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答题技巧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3-01-08


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答题技巧

   从2004年到2009年全国有多套高考试题中出现了诗歌的比较鉴赏型题,据估计,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诗歌的比较鉴赏命题形式仍将是各省市高考命题的趋势,而且其题型主要有以下六类:
    一、比较情感的表达
    比较鉴赏诗歌“情感的表达”主要指比较抒情手法的异同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的异同。要鉴赏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白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这两种抒情方式,然后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一般情况下,古典诗歌的思想感情包括“忧国伤时”“建功立业”“人生感慨”“思乡怀人”“离愁别绪”“咏史怀古”“边塞征战”“隐逸闲居”“讽喻时世”“闺怨哀愁”“生活杂感”“托物言志”等方面。
  【例1】2006年重庆卷第13题
    阅读下面的两首清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新雷
  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两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分析】第一首要从二、三句入手,“春生”“千红万紫”都是新事物新生活的一个代表。第二首要把握最后两句,表达作者愿做护花使者的愿望,愿意为新生力量奉献自己的一切。
    【参考答案】前者寄托了对新生活、新气象的渴望与期盼,后者寄托了对新生事物的无私关爱。
    二、比较字词的锤炼
    鉴赏诗歌字词的锤炼,首先是鉴赏诗眼,然后是鉴赏用得极为精当的动词、形容词和词性活用现象以及一些虚词。
    【例2】2006年福建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端居
  李商隐
  远书归楚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词?请简述理由。
    【分析】“敌”不仅表现出清冷寂寞之状,还兼传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寥凄寒而又不得不承受的那种难以言状的心灵深处的凄怆,比“对”更偏于主观精神状态的刻画。
  【参考答案】不能换成“对”或其它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寂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用“对”难以达到这种表达效果。
    三、比较形象的选用
    古代诗歌的形象一般指的是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其中又以分析自然景物形象为重点。自然景物形象是诗人抒情的载体。诗人常将思想感情融入自然景物形象中,便形成了意象。
  【例3】2006年湖北卷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两首送别诗都写到了“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
    【分析】这道题就是比较意象的运用。严诗最后一句写到“寒鸦飞尽水悠悠”,以写景结尾情深意长,蕴涵了不尽的离愁,同时也可理解成悠长的友情。韩诗中的“水”却不同了,这里的“水”是“宫前水”,行人要走了,看着这“宫前水”,顿生感慨“流尽年光是此声”,给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一种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伤感也在里面。
    【参考答案】严诗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韩诗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感慨。
    四、比较技巧的分析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一般包括四个方面:抒情方式,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
    抒情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抒情,另一种是间接抒情。
    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衬托、对比、象征、虚实、烘托、渲染、铺垫、用典、讽喻、联想和想象等。
    表达方式指抒情、议论、描写、记叙、说明等五种表达方式。修辞手法除教学大纲规定的八种修辞格外,古诗中还常用双关、叠词、顶针、借代、互文等修辞。
  【例4】2006年湖南卷
    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咏白海棠
  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采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咏白海棠
  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咏物诗讲究形神兼备。以上两诗,颔联都着眼于白海棠之“白”,但绘形写神各有不同。“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的赏析:。(限于篇幅,本题题干有删节。)
  【分析】这是一道很有新意的试题,无论是材料的选取,还是设题的角度都体现了命题者的匠心独运。这道题在提示的基础上,将鉴赏与仿写结合起来。分析提示内容,不难发现,这道题主要从表达技巧和炼字上来进行比较。
  【参考答案】前句以梨蕊之白,形容白海棠的“白”,较之“说出”句,更侧重于表现“白”的鲜艳洁净,后句再以梅花之魂赋予了白海棠孤高傲世的精神;“偷来”“借得”,巧用拟人手法;而“偷来”一词,贬词褒用,想象新颖,灵巧别致。
    五、比较意境的营造
    意境,指的是“意”和“境”的统一。“意”是作者的主观情感,“境”是作者描绘的客观景物、事物和环境。抒情诗十分讲究营造意境,讲求情与景,意和境的相融为一,和谐统一。古人谈境界有所谓“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之说。“有我之境”就是一切事物都染上“我”的主观情感,营造出一种天地万物与“我”同悲喜的氛围,这是古典诗词常追求的意境。“无我之境”是一种纯客观性的描写,天地万物、山川草木、写景状物、力求自然。其实,在力求自然的过程中,作者的主观情感不自主地融入到笔下的万物中,何尝又不是一种“有我之境”呢?
  【例5】2005年福建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日来。
    云间连下塌,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逢中遇救,回舟江陵,南游岳阳作此诗。
    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分析】这一道题便是比较两句话营造意境的不同。从注释可知,这首诗要抒发的是流放途中的“有我之境”,整首诗营造了一种欢乐情绪,皆因“流放遇赦”。“雁引”一句运用拟人手法,“有我之境”特浓,“愁心”已“去”,自然欢喜;“雁别”一句还是拟人手法,也是“有我之境”,然而“我”之情感如何,却不得而知。两句的优劣,一比自然分明。
    【参考答案】“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日。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
    以上鉴赏技巧好学好用,学生掌握了鉴赏技巧,便可以在高考诗歌鉴赏中得心应手,获得高分。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新高考备考之诗歌鉴赏专项训练
2022年上海新高考语文学科专题复习:诗歌鉴赏
新高考诗歌鉴赏之各地高三一模情境化试题汇编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二模古诗阅读汇编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解题失误原因分析
高考复习:古诗词鉴赏中意象类对比练习
2019至2021高考真题诗歌鉴赏汇编
高考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
诗歌手法及练习题(1-4)
诗歌风格练习题
2022年高考复习课学案: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一模古诗阅读汇编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古代诗歌鉴赏术语及答题技巧大全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
诗歌鉴赏典型例题
高考复习:如何解答古代诗歌鉴赏题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术语专题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测试试题(14篇)
高考复习: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ppt课件(1-3)
高考复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ppt课件
2022届上海市各区高三一模汇编:诗词鉴赏
高考诗歌鉴赏解题模板汇编
高考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公开课ppt课件
古典诗歌鉴赏专题之诗歌形象——意象ppt课件
高考诗歌鉴赏之炼字炼句----练习题
2022届高考复习:高考山水田园诗解析与专练
2022届高考复习:山水田园诗训练
2022届高考复习:咏史怀古诗解析与巩固训练
高考古诗选择题鉴赏题考点类型解析与易错题训练
202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诗词鉴赏阅读
古诗中的常见意象
高考诗歌鉴赏简答题答题方法汇总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基础知识
高考古诗鉴赏之思想感情技巧点拨ppt课件
全国各地2021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分类汇编:古诗歌阅读专题
高考古诗鉴赏答题技巧ppt件(8张)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指引
古代诗歌常见意象分类大全
山东省各地2021届5月份高考语文模拟分类汇编:诗歌鉴赏
2021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二模语文古诗阅读汇编
2021届上海市各区高三二模分类汇编:诗词鉴赏
高中咏史怀古诗知识专题汇编
新高考诗歌鉴赏常考基础题型归类
高考古典诗歌常用典故125例
山东省各地2021届高三一模古代诗歌汇编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