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作文教案 >>
《材料的使用与处理》教案2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2-03-11


一、一周知识概述
(一)从素材到写作内容
  本节探究的话题是有关原始素材转换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罗中立的油画《我的父亲》是如何由原始素材转换成作品的?这对我们的写作素材转换教学有什么样的启示?
  先探究第一个问题,《我的父亲》是怎样产生的。
  根据作者自己的介绍,这一素材是作者从“一位守粪的农民”身上发现的,也就是在生活中直接发现的。表面看来,这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偶然发现,受到触动,迸发灵感,创作出杰作。但仔细分析一下,我们就会发现问题并不如此简单。“除了我平常对农民的了解、接触之外”,这话虽然好像不经意地在文章的开头一笔带过,但我们却不能轻易放过去,因为这里很清楚地说出了作者之所以能发现并转换素材的主观原因。试想,一个与农民从不接触,对农民一点也不了解的人,能对农民有深厚的感情和关注农民的兴趣吗?这样的人即使遇到了相同的农民人物素材,也不太可能由此开始继续观察并在观察中不断调整视角,不断发现“意义”,不断使自己的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提升。倘若如此,这幅画就没有产生的可能了。所以,这表面的偶然中蕴藏着深层的必然。
  这一点,是作者能够敏感地发现素材的至关重要的主观因素,也可以说是作者发现素材必备的心理基础。
  具备了这样的心理基础,作者就会带着极大的关爱之心去接触素材,去发掘素材,去发现素材的种种细微之处:“他在雪水中僵硬的动态”,“他呆滞、麻木的神态”,“一双牛羊般的眼睛”,这些就构成了作者对原始素材的“中心印象”;作者“心里一阵猛烈的震动,同情、怜悯、感慨……一起狂乱地向我袭来,杨白劳、祥林嫂、闰土、阿Q……生活中的、作品中的人物都乱糟糟地挤到了眼前”,这说明作者已经受到了深深的触动,感情的波澜涌动起来。于是,作者迸发出了“要为他们呐喊”的创作冲动。至此,一部画作即将产生的情感心理基础已经具备了。
  但是,“画了守粪农民,以后又画了一个巴山老赤卫队员的农民,最后才画了《我的父亲》”,发现最初素材并受到触动之后,紧接着还需要让自己的原始“触动”不断发酵、蒸馏、过滤,还需要理性认识的不断调整变化,还需要“立意”的不断升华,最后才能创作出理想的作品,才能达到素材转换的完美境界。

标题: 《材料的使用与处理》教案2
文件大小: 27K
文件格式: rar
作者:
下载地址: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下载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暂无图片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如何写计划》教案
初中“六步四段教学法”教学案:人物对话
中职应用文《通知》表格式教案1
九年级语文第一单元作文——扩写公开课教案
任务二《新闻采访》教案3
部编本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审题立意》教案4
议论文写作
作文应锤炼语言
让细节丰富你的文章——感受细节描写的魅力ppt课件和教案及实录
写作《深化理性思考》教案1
《仿范本,学写议论文》教案及课件
写作指导《如何突出中心》教案7
写作训练《如何突出中心》教案5
写作《学习改写》教案4
漫谈诗化语言
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教案3
写作《学习改写》教案3
写作《学习改写》教学设计2
写作《续写和改写》教案1
《单据》教案1
《写景状物》教案1
中职语文《记叙文写景状物》教案1
《习作二:作文审题》教案1
应用文《便条》表格式教案2
中职应用文《便条》教案1
应用文《启事》教案1
写作《尝试创作诗歌》教学设计2
写作《学习缩写》教案4
写作《学习缩写》教案3
写作(一)《新闻写作》教学设计2
《文章写作与修改》之《材料的使用与处理》导学案
文章写作与修改《材料的使用与处理》ppt课件(267页)
文章写作与修改《材料的使用与处理》教案3
《材料的使用与处理》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