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七年级上(初一上) >>课文练习 >>
《女孩独立》练习题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1-08-11


1.课题叫“女孩独立”,写了几个女孩?详略如何?
两个,“我”和女儿小鸟,“我”的独立略写,女儿的独立详写。
2.文章从总体上分成几部分?
两段,第一节第一部分,其余第二部分
3.第二部分是如何写女儿独立的?
第一层(第2节):“我”放弃寄宿制幼儿园名额。
第二层(第34节):女儿独立之初遭遇挫折。
第三层(第58节):在“我”帮助下,女儿走向了独立。
第四层(第9节):“我”为女儿独立而欣喜。
4.“我”是如何独立的?与女儿的独立有何不同?
“我”是学农过程中学会独立的。“我”的独立是没有准备的,没有他人帮助,自己学会独立的;女儿的独立是有准备的,是在母亲的帮助下学会独立的。
5.文章主题主要是通过女儿的独立表现出来的,为何要写了“我”的独立?
    既为后面“我”有意识帮助女儿独立作铺垫,又用“我”的独立衬托女儿的独立,从而体现课文的主题。
6.照片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几次写到照片?每次有什么作用?
照片是全文的线索,贯穿文章前后,使结构更完整紧凑。
文章中三次写到“照片”。
第一次表明是照片“我”独立的见证,确定全文的线索;第二次是一方面表明女儿对“我”有心理依赖,另一方面表明女儿有独立意识;第三次写女儿没有按照母亲独立时见证独立的表明女儿真正独立了。
7.“我”希望女儿独立,却又放弃寄宿制幼儿园名额,推迟女儿独立时间,是不是矛盾?
    不矛盾。“我”放弃寄宿制幼儿园名额是为了让女儿走向独立做好充分坚实的准备,以便女儿更好地走向独立,因为“独立是要有准备的,是一种积淀后的崛起。”。
8.女儿想放弃独立,我鼓励她再试试,却又坐立不安守着电话机,我心里是不是矛盾?
     是矛盾。但正是在这种矛盾才体现“我”作为母亲既希望她独立,又怕她受伤害的心理,体现出独特的深沉的母爱。
9.本文将“我”作为母亲的心理刻画得栩栩如生,圈划出心理描写的句子,理解这些心理描写的作用。
反映“我”随着女儿的心态变化而变化,体现我对女儿的关心和爱,与女儿心心相印。我的情感主要是通过心理描写体现出来。
女儿:六神无主——频频诉苦——哭泣——尝试——豁然开朗——兴致勃勃
    “我”:慰藉——   鼓励   —— 不安——心乱——  放心 ——  喜极而泣
10.圈划全文的哲理性句子,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的。
11.文中的我是这样的母亲?
    “我”是爱与理智同在的母亲。
因为爱,所以当女儿诉苦,就半夜睡不着觉,牵挂着女儿而心乱如麻。因为理智,所以明了“人都是要长大要独立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所以她帮助女儿独立。
当女儿真的独立了,既高兴又不舍得,所以我会喜极而泣。
12.文章的主题
通过女儿在我帮助走向独立,
说明孩子的独立是必然的必需的,有是要有准备的,
表明孩子的独立离不开父母的关心,孩子要理解父母的关爱和帮助。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女孩独立》预习学案
《女孩独立》教案4
《女孩独立》课堂实录
《女孩独立》《顶碗少年》同步练习
《女孩独立》读后感
《女孩独立》教案3
秦文君《女孩独立》原文阅读
沪教版《女孩独立》ppt课件2
沪教版《女孩独立》教学设计2
沪教版《女孩独立》教案1
沪教版《女孩独立》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