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师频道 >>高考大纲及说明 >>
2010年天津市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0-05-06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说明》语文学科(以下简称“语文考试说明” )的编写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考试大纲” ),贯彻《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综合改革方案》,并充分考虑我市高中语文教学实际。《语文考试说明》着力体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理念,在保证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的基础上,努力发挥考试对教学的正面导向作用。
  一、《语文考试说明》的特点
  1.突出能力立意,细化学习能力层级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科学习特点,确定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由低向高递进发展;考试内容的具体要求以能力层级作为界定,体现了高考命题“以能力立意”的具体指向及实际操作结果,为教师指导复习和学生备考提供了方便。
  2.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兼顾考查必修和选修模块的内容
  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参考我市教学的实际情况,2010年高考语文学科的考试内容包括必修课程“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含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文章写作与修改、语言文字应用等模块。
  3.符合《考试大纲》,凸显天津卷特色
  《语文考试说明》是对《考试大纲》的具体落实,与《考试大纲》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此外,从符合天津教育发展的要求出发,《语文考试说明》在一些表述上做出了调整:其一,在考试内容中提出“文学常识和名篇名句默写”。如此明确这部分的考查内容,是希望高中学生形成一定的语言积累水平。在背诵篇目中,标注了一些今年未列入考试范围的篇目,目的是提示师生要重视扩大阅读积累。当然,积累的内涵很广泛,还应包括一定的文学素养,熟悉一些重要作家,阅读一些经典作品等。其二,在作文要求上将《考试大纲》中“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表述调整为“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这种调整也是基于我市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作出的。
  二、试卷结构基本稳定,试题形式稳中有新
  1.试卷结构与去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
  新课程试卷仍包括Ⅰ、Ⅱ两卷,第Ⅰ卷33分,均为单项选择题;第Ⅱ卷117分,包括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表述题和写作等题型。与去年相比,今年的试卷结构不会做大的调整。试卷由25道题组成,所采用的题型包含于“典型题示例”部分之中。
  在考试内容上,现代文阅读考查形成了新的结构体系,即包含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应用类文本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三部分。
  2.试题形式稳中有新
  命题发展是一个稳步推进的过程,一些传统题型能够较好发挥考查功能,其形式应该沿用。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课程改革更加注重探究能力的考查,这在《考试大纲》和《语文考试说明》中均有明显体现。
  《语文考试说明》在“典型题示例”部分中渗透了一些变化。例如,第24题,主要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对学生的鉴赏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30题,31题对学生的概括及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如,作文给出了四个例题,体现了两点变化:其一,作文题形式多样化,既有命题作文,也有话题型材料作文。反应到教学中,教师不宜拘泥于某一种形式,要有较为开放的视野,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其二,对一些往年的高考作文试题在写作要求中做出了一定的限定,如增加了文体要求和“不得抄袭或套作”等文字,这也是需要给予关注的。
  三、教学及复习建议
  《语文考试说明》是2010年天津高考语文学科命题的主要依据之一。其中渗透的一些理念和想法,应该对教学产生积极的促动。教学与复习中应注意解决如下问题:
  1.立足课标和教材,落实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天津卷高考试题一直关注对考生知识和能力的考查。知识和能力的落脚点在于对课标和教材的深入学习和挖掘,通过“双基”的落实来达到积累知识、提升能力的目的。教学中应重视教材的开发和文本的反刍;那种只重视答题技巧拆解、试图通过“题海”来提高学生成绩的倾向会造成学生学习的盲目性,最终导致学生不能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
  2.扩展阅读视野,提高理解和鉴赏能力
  语文试卷中,阅读包括了古诗文阅读和鉴赏、现代文阅读两部分。其中,古诗文阅读和鉴赏含文言文阅读和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含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上述五个阅读关照面,其辐射材料具有多样性的特点。通过研究“典型题示例”可以发现,无论是古诗文阅读和鉴赏还是现代文阅读,文本的体裁、形式等有“拓展”的趋势。教学需适应这一变化,引导学生重视各类文章的阅读,并善于从中提炼、正确处理和产出信息,以提高理解和鉴赏能力。
  3.重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提高语言修养
  表达能力体现在作用于社会生活的应用类写作和作用于个体需要的个性化写作。所谓应用类写作,是指选取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语用情境,要求学生用简短、精炼的语言进行表达和写作。它和重视个性化思想和情感张扬的“大作文”一起构成较为完善的写作能力。教学中应充分重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进而提高语言修养。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2022年(上海卷)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及样卷
新高考背景下2021年高考语文备考指南
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2020年高考最新命题依据
2019年北京市高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适用于2020年)
2019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考试大纲(适用2020年)
2020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及说明
2018年高考浙江阅卷细则
2019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及样卷
2019年最新考试说明的四大变化及应对策略
2019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与备考建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2018年高考上海卷语文考试手册
2018年高考语文命题细目表(二)
2018年高考语文命题细目表
2018年语文高考大纲变化
2017年部颁《高中课程标准》课程结构与学分
2018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考试说明》
2018年新旧高考大纲对比及详细变化
2018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最新解读
2017年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
2017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语文说明
2017年高考语文考纲解读
2011—2016年高考新课标语文卷1双向细目表
2017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与2016年的考试大纲的比较
2017年上海市高考语文学科考试手册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点分布表2017年复习建议
2017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
2016年陕西省高考考试语文说明及样卷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