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试题 >>高考诗歌阅读与鉴赏 >>
2010年曲靖一中高考冲刺八套题之诗歌鉴赏分类汇总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0-05-01


第一套题

12.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  (许浑)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1)这两首诗的基调有什么不同?分别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这两首诗在写法上有明显不同,一首情景交融,一首仅用白描,却都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效果。请对此作简要分析。(4分)

第二套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昭君怨    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谢。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这是一首咏物词,所咏为何物?上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它的?请简要分析。(4分)

(2)词的下片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写了什么思想?(4分)

 

第三套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4分)

(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4分)

第四套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听  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1)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首联即写诗人凝神细听,颔联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4分)(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4分)

第五套题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注释】皇祐二年(公元1050年)秋天,诗人从故乡江西临川赴杭州,途经弋阳葛溪驿,写下这首诗。这时,诗人正患着病,身体十分虚弱。

(1)古人论诗有“诗眼”之说,你觉得本诗的诗眼是哪个字?请结合诗歌的内容作简要的分析。(4分)(2)古典诗词中常借梧桐抒发秋意,通常表达怎样的情怀?举你所知的一句印证你的观点。(4分)

第六套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秋蕊香   张耒

帘暮疏疏风透,一线香飘金兽。

朱栏倚遍黄昏后,廊上月华如昼。

别离滋味浓于酒,著人瘦。

此情不及东墙柳,春色年年如旧。

(1)请写出词的上片写景的层次,并简要分析。(4分)

(2)结合全词,简要赏析“此情不及东墙柳,春色年年如旧”一句。(4分)

(1)上阕寓情于景,请从“动”与“静”的角度分析景中包含了怎样的感情。

(2)下阕“浓于酒”三字取譬甚妙,试简要说明其含意。

 

第七套

12.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双调] 殿前欢·观音山眠松    陈再思

老苍龙,避乖高卧此山中②。岁寒心不肯为栋梁,翠蜿蜒俯仰相从。

秦皇旧日封③,靖节何年种④,丁固当时梦⑤?半溪明月,一枕清风。

【注释】①观音山:指今扬州的观音山。 ②避乖:与世迕离,避离世乱。乖,抵触。 ③秦皇旧日封:秦始皇曾登泰山,在松下避雨,封其树为五大夫。 ④靖节:指陶渊明,私谥“靖节”。其《归去来兮辞》有句:“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⑤丁固:三国吴人,任尚书时曾梦到松树生其腹上,后封大司徒。

(1)末句“一枕清风”的“枕”字用得很特别,请联系全曲,说说这个“枕”字的妙处。

(2)这首元曲整体上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第八套题

12.阅读下面两首诗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从军行》和《渔家傲》在所写内容上有什么共同点?在写法上有何异同?(4分)

(2)两首诗词在思想风格上有何不同之处?请简要分析。(4分)

 

第一套答案

12.(1)

①王诗描绘了一幅恬然自乐的田家晚归图,核心是一个“归”字,牛羊徐徐归村巷,老人拄杖等候牧童归,雉鸡鸣叫归巢,蚕儿吐丝作茧,农夫荷锄归来,万物皆有所归。

②看到万物皆有所归,唯独自己彷徨中路,既羡慕又惆怅,吟咏《式微》,以表归隐田园的心情。(答对l点即可以得2分)潘诗写自己客居他乡,奔波劳碌,异常孤独,终于得以自异地归家,一路所见景物,无不表现急切的思归心情。(2分)

(2)

①王诗属田园诗,牛羊、雉鸡、桑蚕,是村落中典型的充满浓郁乡间气息的意象,诗人以它们的自然、亲切、素朴,表现万物皆有所归的安详、恬静、闲逸。

②反衬自己混迹官场、归隐太迟的孤单、怅惘,寄托归隐田园的志趣。(2分)雁是群飞候鸟,随季节迁徙,有漂泊寓意,有念群寓意,潘诗写自己独自乘舟途中,暮潮兴起,风劲水急,阻隔归程,只好夜泊渔浦,此时听到归巢大雁声声鸣叫,更加剧了孤独的漂泊旅人浓烈的思归之情。(结合诗歌解释出意象意义即可得2分)

第二套答案

12.(1)①开头三句通过景物描写,烘托渲染离愁别绪。②三、四两句用比喻的手法抒写离愁。离愁像一溪春水,来路无穷,去程不尽,自然贴切而又柔美含蓄。

(2)这两句借助想象写楼头思妇凝目远望,越过春山的阻隔,伴随着渐行渐远的游子飞向天涯的情景,抒写了游子、思妇对对方深深的思念之情。

第三套答案

12.(1)选用松楸荒冢、禾黍残宫、石燕拂云、江豚吹浪等画面,抒发了对风云变幻、王朝兴替的感慨。

(2)首联追述隋兵灭陈的史实,并抓住了金陵由胜转衰的关键:颔联从大处描写金陵的衰败景象,南朝的繁荣盛况,已成为历史的陈迹;颈联用比兴手法概括世间的风云变幻;尾联照应开头,抒发诗人对于繁华易逝的感慨。

 

第四套答案

12.(1)幼雀雏燕在檐前飞舞,反衬村居环境的清幽(1分);蝴蝶飞舞,蜘蛛织网,反衬白天的清静(1分);风吹帘动,溪声嘈嘈,反衬夜晚的清静(1分)。

(2)“邀”字是拟人手法(把月光写得很有人情味),晃动的月影好像是疏帘请来一样(1分);“纳”字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溪声好像可以用虚枕装起来一样(1分)。

(3)这首诗表现出诗人对月影、溪声的喜爱之情(1分)、清闲的心境(1分)以及归隐村野、终老乡间的愿望(1分)。

第五套答案

12.(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愁恨的情感。(1分)诗人用“柳色新”这一美景同“野店溪桥”这一荒凉寂寞的背景相对比。自然便从柳的被冷落想到人的不如意,因而就产生了愁与恨。(2分)从柳的生长过程看,长出“黄金缕”一般的千枝万条是极不容易的,是柳经过千般“殷勤”方始织就,但这番殷勤的结果不过是“带雨”“笼烟”过一春就衰老、凋残了事,这怎能不使人“愁恨”呢?(2分)

(2)运用了比喻、拟人、对比等手法。(1分)①“殷勤织就黄金缕”一句说柳很“殷勤”,尚且能“织”,赋予柳以人的行为、感情,是用了拟人的手法。②把柳条说成“黄金缕”是用了比喻,形象地说明柳长出千枝万条的不易,便于抒发柳枝容易衰老、凋残的愁恨。③将“柳色新”这一美景同“野店溪桥”荒凉寂寞的背景相对比,突出了柳被冷落的感情;将“殷勤织就黄金缕”的不易与“带雨笼烟过一春”容易衰老、凋残相对比,突出了诗人的愁恨之情。(选其中一种手法分析,言之成理即可得2分)

第六套答案

(1)           空间上有房内写到房外,时间上由白天写到晚上。先写风动门帘,再写燃香香兽,这是房内之景。然后写黄昏的朱栏和月下的长廊,这是房外之景,也体现了时间的变化。

(2)           第一,词中主人公以“东墙柳”自喻,“东墙柳”年年春色依旧,而主人公容颜却一年一年老去,第二,借用柳的离别之意,但层次更深。虽然同为离别,“东墙柳”每年至少能被见一次,而抒情主人公连这一面都不曾见过,意指已经离别至少超过一年时间了。

3.(1)上阕起首两句写从微风使金兽炉中的一线香烟袅袅飘动,是动态描写;后两句写倚栏望远,浩月流辉,是静态描写。上阕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表现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寂、苦闷之情。(2)“浓于酒”三字一是说酒味浓,能使人醺然迷醉,而“别离滋味”给人的刺激之深又过于酒;二是说这种“别离滋味”连酒也消除不了。

第七套

12、(1)用一个“枕”字可以突出“眠松”形象,照应题目,这株苍松,睡卧山间,看明月,听清风,超尘拔俗,婆娑潇洒;再者,用“一枕”,很容易和“梦”联系起来,清风徐徐如梦,反映出诗人置身此境,心凝神释,与万物冥合,物我融一的境界。

(2)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赞颂隐士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和淡泊情怀。

第八套题

(1)1、两者都以戍边为题材。2、两者都表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

相同处:写戍边生活,但却不从战争或战事的角度写。

不同处:前一首偏重于写边塞生活环境恶劣,如用“暗”“孤”“穿”这样的字眼;后一首侧重渲染战士思归的情绪,下阕尤其明显。

(2)王昌龄的诗表现出勇于杀敌,不获全胜不言归的激越之情,风格豪放壮阔。

范仲淹的词较多的表现了战士们希望早日结束战争、尽快回归家乡的情绪,在风格上显得慷慨悲凉。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新高考备考之诗歌鉴赏专项训练
2022年上海新高考语文学科专题复习:诗歌鉴赏
新高考诗歌鉴赏之各地高三一模情境化试题汇编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二模古诗阅读汇编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解题失误原因分析
高考复习:古诗词鉴赏中意象类对比练习
2019至2021高考真题诗歌鉴赏汇编
高考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模板
诗歌手法及练习题(1-4)
诗歌风格练习题
2022年高考复习课学案: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一模古诗阅读汇编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古代诗歌鉴赏术语及答题技巧大全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
诗歌鉴赏典型例题
高考复习:如何解答古代诗歌鉴赏题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术语专题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测试试题(14篇)
高考复习: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ppt课件(1-3)
高考复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ppt课件
2022届上海市各区高三一模汇编:诗词鉴赏
高考诗歌鉴赏解题模板汇编
高考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公开课ppt课件
古典诗歌鉴赏专题之诗歌形象——意象ppt课件
高考诗歌鉴赏之炼字炼句----练习题
2022届高考复习:高考山水田园诗解析与专练
2022届高考复习:山水田园诗训练
2022届高考复习:咏史怀古诗解析与巩固训练
高考古诗选择题鉴赏题考点类型解析与易错题训练
202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诗词鉴赏阅读
古诗中的常见意象
高考诗歌鉴赏简答题答题方法汇总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基础知识
高考古诗鉴赏之思想感情技巧点拨ppt课件
全国各地2021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分类汇编:古诗歌阅读专题
高考古诗鉴赏答题技巧ppt件(8张)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指引
古代诗歌常见意象分类大全
山东省各地2021届5月份高考语文模拟分类汇编:诗歌鉴赏
2021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二模语文古诗阅读汇编
2021届上海市各区高三二模分类汇编:诗词鉴赏
高中咏史怀古诗知识专题汇编
新高考诗歌鉴赏常考基础题型归类
高考古典诗歌常用典故125例
山东省各地2021届高三一模古代诗歌汇编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