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应该有天堂》教案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0-04-09


《应该有天堂》教案 

张宏强 辽宁北镇高级中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分析语句,把握文章借助物象具化情感的方法,掌握多种修辞手法和运用。
    2过程与方法:分组研讨,汇总研究成果,获得对文章的总体认知。
    3情感与态度:体味作者深蕴文中的细腻情感,获得人性真、善、美的情感升华。
    ·教学重点与难点·
    体会作者对女儿的悼念及蕴涵在文句中的关于生命的思考。
    ·学习目标·
    1涵泳文句,体会借助具象表达情感的技巧。
    2深入分析,体会作者关于生命的哲学思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周国平,1946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作为一名哲学家,他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作为文学家,他著有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等。而作为一位父亲,他为早亡的女儿著有《妞妞:一个父亲的日记》。此文从情感的抒发上可以印证大学流传的“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这句话。
    
    那么,我们对课文的学习,究竟又能获得一种怎样的艺术体验和情感体验呢?
    思考: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全班同学分为四组,1~4节、5~7节、8~11节、12~13节各为一组,分别筛选出文章借助具象表达情感的语句,并讨论作者是如何具体表达对女儿的悼念之情的。
    
    明确:各组推荐同学发表研究结果。
    1现在,爸爸的手臂像一对翅膀,载着你盘旋飞翔,愈飞愈高。这是你从未有过的感觉,你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只觉得非常舒服。“妞妞,飞吧,飞吧……”你听见爸爸在你耳旁低语。原来这就是飞。
    情感抒发:回忆与女儿玩耍时的快乐与思念早亡的女儿的痛苦的叠加,更增加了思念的分量。
    技法运用:比喻与想象。前者如“手臂像一对翅膀”,体现出父亲对女儿的挚爱;后者想象女儿“飞翔”的画面,感受着女儿的“轻盈”与“舒服”,充满爱意。
    
    2你听见过小鸟唱歌,你就唱了起来,还让爸爸也唱。歌声真美,比你听过的任何音乐轻柔,像一朵朵白云,飘在你四周。
    情感抒发:父亲与女儿之间,充满柔情。
    技法运用:通感修辞格的运用,把具有听觉感受的歌声,比喻成具有视觉感受的白云,巧妙地把不同的感觉进行转换,贴切神奇。同时,也流露了对妞妞因为失明而不能看见美好世界的痛苦之情。
    
    3你的声音扑闪着折断的翅膀,一次次徒劳地撞在世界的玻璃窗上。这窗户无人知道所在,无人能够开启,却确然存在,无情地隔绝了阴阳。
    情感抒发:父亲失去女儿的痛苦依托在一扇无人能开启的“世界的玻璃窗”上,而女儿仿佛是这窗子外折断翅膀的飞蛾,内外世界永远被隔离。痛失爱女,其情可悲可怜。
    技法运用:比喻手法,“一次次徒劳”暗含了多少无奈?又流露出父亲多少难言的痛苦?
    
    4你在时,我抱你抱不够,因而觉得时间太少。你走了,我的怀里空了,突然发现时间毫无用处,我不知道拿这么多时间来做什么。也许时间只有一个用处,它会帮助我———不是帮助我忘却,而是帮助我一天天向你走近。
    情感抒发:抒发了失去女儿之后的百无聊赖、无依无靠之情,同时,面对着“毫无用处”的时间,作者无形中增加了对女儿的思念之情。
    技法运用:拟人手法。时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无形无声,但在文中作者却巧妙地说“它会帮助我”,一个“帮助”可见作者意欲借助时间来“走近”女儿的情感。
    
    5在踏上归途的瞬间,我突然惊恐地想到,你被孤单单地遗弃在永恒的黑暗中了。你那么弱小无助,从未离开过爸爸妈妈,我们竟让你一个人出远门,你那双还没有学会走阳间的路的小脚丫,竟要独自去走那条阴森的冥路了。
    情感抒发:女儿一个人独闯冥路的柔弱无助,牵惹起作者万般痛楚。
    技法运用:想象。作者把女儿的去世想象成一幅凄凉的图景,那么柔弱无助的小女孩徘徊在阴森的冥路,父亲怎能不痛楚有加?而这无疑会激起读者的共鸣。
    
    6我明白了,世上没有什么东西能割断父母对孩子的牵挂,连死亡也不能。这牵挂的线团系在你的远逝的小躯体上,穿透生死的壁垒,达于另一个世界。我们明知你不复存在,仍然惦记你犹如惦记一个失踪的游子。
    情感抒发:深情抒发了对女儿的思念之情。
    技法运用:比喻。喻体有“线团”“壁垒”,形象地抒发了难以割舍的思念之情。
    
    7妈妈路过平时给你买食品和用具的商店,不由自主地往里走,想着又该给你添点什么了,却猛然停住,怔怔地站在商店门口。电话铃响了,我冲过去,怕尖锐的铃声把你吵醒。准备接电话的手又缩了回来,让它响吧,如今你不会再被吵醒,而我也没有非接不可的电话了。
    情感抒发:女儿的形象在作者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可见对女儿爱恋之深。
    技法运用:想象。作者选取女儿在世时的两个生活场景,妈妈的“不由自主”是一种痛楚,父亲的“冲过去”也是一种痛楚,两种痛楚又何尝不是对女儿思念之极而产生的幻觉?
    
    8我的爱心如同夜空包容无数孩子的星辰,每一颗星辰都像你却又不是你,从众星背后看不见的深处传来你的永久的叹息。
    情感抒发:对女儿的思念。
    技法运用:比喻和想象。把自己的爱心比喻成“星辰”,联想到传说的星星是逝去的人的化身的故事,更增添一种思念痛苦。而欲见而无法见,只有“永久的叹息”,无形又加重了这种情感。
    
    9有人说,孩子是直接升天堂的。在地上失去的,在天上一定能加倍获得。我相信天堂是一片花的海洋,当你在这花海里嬉戏时,你的明亮的眼睛一定满含惊喜。而此刻,你瞥见了一朵粉红色的玫瑰,若有所忆,停住脚步,心头掠过一阵莫名的惆怅,一颗晶莹的泪珠滴落在花瓣上。
    情感抒发:表面是想象女儿在天堂的快乐,实际仍流露了期望中满含的痛苦。
    技法运用:想象。这是一幅凄美的画面,是作者想象女儿在天堂再也不会有人间的病魔的折磨的快乐,而这种快乐为什么不能在人间就存在呢?“莫名的惆怅”是女儿的惆怅,更是父亲的惆怅。
    
    总结:作者对女儿去世的的情感表达上显得比较直露,然而这种直露又并非浮泛。作者巧妙地把情感的宣泄寄托在具体物象上,“缘物抒情”,使情感的抒发更形象,更具体,更能激发读者的共鸣。
    思考:除了运用了前面所谈及的手法之外,作者还在构思上采取了怎样的抒情手法,使情感的抒发更有一种细腻性?
    明确:在人称的选择上,作者运用了第二人称,从课文开篇到文章结尾,始终以“你”称呼。这种手法无疑会接近作者与陈述对象之间的距离,好像二人在促膝交谈,便于作者更直接地抒发情感。
    思考: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对生命和人生思考的句子。
    
    示例:
    1从今以后,死还有什么可怕?由于曾经拥有你,一个比我好无数倍的小生命缘我而存在过,我的生命已经圆满了,不再有什么缺憾。
    2世上的神秘,莫过于生和死。每个活着的人,都有过一次诞生,终有一次死亡。
    3曾经因为你的存在而相形见绌的一切,由于你的不存在而更加微不足道了。
    4自从你出生后,我淡忘了这一切。我沉浸在你的世界里,不追求而已经满足,不唾弃而已经洁净。
    5我应该有更广阔的爱心,去爱普天下的孩子。
    思考:从这些句子中,你能看出作者是怎样一个人?
    明确:他是一个在生命中看到爱与美的思考者。女儿短暂的一生,触发了他对生命中许多问题的重新思考。妞妞的诞生使他触摸到了生命的纯美与珍贵。他的灵魂也因为这个小生命而得到洗礼,从前所追寻和唾弃的,“不追求而已经满足,不唾弃而已经洁净”。他发现,曾经恐惧的死亡并非可怕,因为从女儿身上,他知道了生命如何实现圆满,并且“已经圆满”。这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一个充满着人性之爱的人,一个善于对生命做出思考的人!
    
    [板书设计]
    
                  应该有天堂
    
                    比喻     
                    拟人    
      形象  具体  生动    通感     思念之切,痛苦之深
                    想象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应该有天堂》学案
《应该有天堂》ppt课件2
《应该有天堂》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