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仁者爱人》教案2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9-03-23


教学目的:1、研读课文,诵读名句,积累文言知识。 
           2、通过学习孔孟的言行,了解他们的为人与境界,理解人的价值,掌握“仁”的内容,明确君子之道。 
教学重点:疏通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仁”的内涵,君子的含义,仁义礼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的现实意义。 
教     法:读析、质疑、讨论、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仁义礼智”,请问其中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进入下一课内容的学习。 
2、板书课题:仁者爱人——君子之道 
二、初读感知 
      1、识记: 
輗(       )   軏(       )   惮(        )    硁(        ) 
狷(       )   筲(       )   便(        )    狎(        ) 
弟同“悌” 
2、初步感知:孔、孟在文中提出了哪些君子之道? 
三、读析、讨论、质疑 
1、学生自读,找出自己的疑点,以备讨论交流。 
2、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讨论解决疑难。 
(1)君子不器:君子不要做一个器具。意指器物各适其用但不能相通,君子则注重修养道德,成就通才,用无不周。 
(2) 輗:音ní,古代大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大车指的是牛车。 
(3) 軏:音yuè,古代小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没有輗和軏,车就不能走。 
(4) 主忠信:以忠信为主。 
(5) 不如己:一般解释为不如自己。另一种解释说,“不如己者,不类乎己,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把“如”解释为“类似”。后一种解释更为符合孔子的原意。 
(6) 士:士在周代贵族中位于最低层。此后,士成为古代社会知识分子的通称。 
(7) 硁硁:音kēng,象声词,敲击石头的声音。这里引申为像石块那样坚硬。 
(8) 斗筲之人:筲,音shāo,竹器,容一斗二升。比喻器量狭小的人. 
(9) 中行:行为合乎中庸。(10) 和:不同的东西和谐地配合叫做和,各方面之间彼此不同. 
(11) 同:相同的东西相加或与人相混同,叫做同。各方面之间完全相同。 
(12) 便辟:惯于走邪道。 
(13) 善柔:善于和颜悦色骗人。 
(14)便侫:惯于花言巧语。 
(15) 节礼乐:孔子主张用礼乐来节制人。 
(16)晏乐:沉溺于宴饮取乐. 
(17)大人:指居高位的人。 
3、学生概括各节主要内容,教师点拨明确。 
(1)孔子认为,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因此,他可以通观全局、领导全局,成为合格的领导者。这种思想在今天仍有可取之处。 
(2)   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孔子认为,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在《论语》书中,信的含义有两种:一是信任,即取得别人的信任,二是对人讲信用。 
(3)阐述了义与利的辨证关系。 
(4) 提出了君子应当具有的品德,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庄重威严、认真学习、慎重交友、过而能改等项。作为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从外表上应当给人以庄重大方、威严深沉的形象,使人感到稳重可*,可以付之重托。他重视学习,不自我封闭,善于结交朋友,而且有错必改。 
(5)   孔子观念中的“士”,首先是有知耻之心、不辱君命的人,能够担负一定的国家使命。其次是孝敬父母、顺从兄长的人。再次才是“言必信,行必果”的人。 
(6)“狂”与“狷”是两种对立的品质。一是流于冒进,进取,敢作敢为;一是流于退缩,不敢作为。孔子认为,中行就是不偏不狂,也不偏于狷。 
(7)   “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 
(8)君子担心的应该是自己有没有才能。 
(9)君子的交友之道。 
(10)君子爱好的标准。 
(11)君子应该有所敬畏。 
(12) 本章通过孔子所谈的“君子有九思”,把人的言行举止的各个方面都考虑到了,他要求自己和学生们一言一行都要认真思考和自我反省,这里包括个人道德修养的各种规范,如温、良、恭、俭、让、忠、孝、仁、义、礼、智等等,所有这些,是孔子关于道德修养学说的组成部分。 
(13)君子要勇于改错和善于改错。 
(14)君子的羞耻观。 
四、练习巩固 
1、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句。 
2、总结文中出现的通假字。 
3、总结文中的特殊句式。 
4、讨论:你对孔子和孟子提出的诸多君子之道有何看法?无论赞同还是反对,都请说出理由。 
五、积累与应用 
1、诵读名句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言必信,行必果. 
(4)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5)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2、合作探究:结合课文,谈谈君子和小人的区别。 
六、教后感悟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仁者爱人》导学案
《仁者爱人》课堂练习
《仁者爱人》学案
《仁者爱人》ppt课件8
《仁者爱人》测试练习卷
《仁者爱人》复习ppt课件
《仁者爱人》ppt课件7
《仁者爱人》ppt课件6
《仁者爱人》教案3
《仁者爱人》ppt课件5
《仁者爱人》ppt课件4
《论语》选读之《仁者爱人》ppt课件3
《仁者爱人》教案1
《仁者爱人》ppt课件2
苏教版选修《仁者爱人》ppt课件1
《仁者爱人》同步练习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