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教案2
|
|
作者:徐彩华 上传者:%u4f1a%u5458%u6ce8 日期:09-02-14 |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一、简介诗歌的写作背景,导入新课。
这是诗人田间20世纪30年代后期写就的一首街头诗。(街头诗是抗战时期,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出现的短小精悍、紧密配合当时斗争,迅速发挥宣传作用的一种诗歌形式。也称传单诗、墙头诗。)当时,中国人民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战斗正如火如荼地展开,面对敌人的疯狂侵略和残酷杀戮的嚣张气焰,是投降还是反抗?田间的这首小诗旗帜鲜明地回答了这一问题,深刻地揭示了不奋起、不抗争、不战斗的严重后果。
二、朗读练习。
1.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语音、语调及停顿,揣摩朗读技巧。(教师适当点拨)
2.着重体味“看,这是奴隶!”一句是谁讲的话,应该怎样读。在整体练读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推荐一名同学,加上动作和表情。
(这是引用,出自敌人之口。应该用残暴、讥讽的语言来读,以激起听众的愤恨之情。)
三、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畅谈读这首诗歌的感受。
四、内容探讨:
1.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杀死我们”,为什么用刺刀杀而不用枪杀?
用刺刀杀更能说明敌人的残忍。
2.为什么敌人“杀死了我们”还要用手指着“我们”的“骨头”而不是指着肉体?
因为“骨头”指骨气,这不仅是对人格的侮辱,也是对人精神的侮辱。
3.这首诗非常短,没有一句正面劝说“我们”去打仗,但很能起鼓动作用,这是为什么?
作者先从反面假设:“假使我们不去打仗”,引起人们认真地、严肃地思考。接着写出这一假设将产生的可怕的结果:“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最后,作者又用漫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敌人凶恶的嘴脸和强盗相:“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看,这是奴隶!’从而揭示了甘当奴隶的可悲之处,激励人们觉醒,鼓舞人们奋起抗战,有很强的战斗力和号召力。
五、小结。
目前,日本国内军国主义思想正显出复活的苗头,一小撮反华分子“晋拜”靖国神社,企图否认历史,否认他们对中华民族犯下的血腥罪行,田间的这首小诗难道不正是他们恶行滔天的如山铁证?只有建设我们的祖国,使他日益强大起来,才能防止历史的悲剧重演!无论当时,还是现在,田间的这首小诗如战斗的鼓点,警醒我们,催人进取!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