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河南省职高高考试题
|
|
作者: 上传者:%u4f1a%u5458%u6ce8 日期:09-02-09 |
语文(100分)
得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
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勃然大怒 搬门弄斧 无足轻重 寂寞
B.兢兢业业 百战百胜 惩前避后 希冀
C.求全责悖 岌岌可危 不可救药 迟疑
D.大有裨益 招摇撞骗 只言片语 肮脏
2.下列语句与作家连线有误的一项是 ( )
A.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
B.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
C.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柳永
D.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
3.《项链》的作者是 ( )
A.莫泊桑 B.欧•亨利
C.莎士比亚 D.托尔斯泰
4.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的古典长篇小说是 ( )
A.《红楼梦》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西游记》
5.中国现代文学中“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是 ( )
A.鲁迅 B.孙犁
C.茅盾 D.郁达夫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在同学们观看了电影《董存瑞》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B.某厂研制新产品的技术人员,经过半个多月的艰苦奋战,终于试制成功了。
C.貌似年轻的外公其实已经六十五岁了。
D.经过大家的努力,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显著地提高了。
7.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蒙故业,因遗策 B.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C.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D.百有余年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B.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C.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D.日夜望将军来,岂敢反乎
得分 评卷人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9.小说的三要素是故事情节、抒情和环境。 ( )
10.《帆》是俄国诗人莱蒙托夫的著名诗篇。 ( )
11.《论语》的作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 ( )
12.为报答祖母的抚育之恩,李密写下《陈情表》,“辞不就职”。 ( )
13.通知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提出问题,请求指示或批准时使用的公文。
( )
14.《我爱这土地》是艾青的一篇优美的散文。 ( )
15.议论文从论证方式上可以分为立论和驳论。 ( )
16.鲁迅盛赞《赤壁赋》“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 ( )
得分 评卷人
三、现代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9分)
A当我们守候在年迈的父母膝下时,哪怕他们鬓发苍苍,哪怕他们垂垂老矣,你都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很幸福。因为天地无常,总有一天你会失去他们,会无限追悔此刻的时光。
B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也能够说,我很幸福。因为我们还有健康的身体;当我们不再享有健康的时候,那些最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着说:我很幸福。因为我还有一颗健康的心;甚至当我们连心都不再存在的时候,那些人类最优秀的分子仍旧可以对宇宙大声说:我很幸福,因为我曾经生活过。
17.解释词语。(每空1分,共2分)
苍苍 垂垂
18.给加点的字注音。(每空1分,共2分)
膝( ) 鬓( )发
19.文段A作者所说的幸福是 。(2分)文段B作者所说的幸福是 。(2分)文段B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10分)
我赞美杨柳美丽,但其美与牡丹不同,与别的一切花木都不同。杨柳的主要的美点,是其下垂。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红杏能长到“出墙”,古木能长到“参天”。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觉得其样子可恶;你们是靠它养活的,怎么只管高踞在上面,绝不理睬它呢?你们的生命建设在它上面,怎么只管贪图自己的光荣,而绝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呢?花木大都如此。甚至下面的根已经被斫,而上面的花叶还是欣欣向荣,在那里作最后一刻的威福,真是可恶而又可怜!杨柳没有这般可恶可怜的样子:它不是不会向上生长。它长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长得高,越垂得低。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常常俯首顾着下面,时时借了春风之力,向处在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它亲吻。好像一群活泼的孩子环绕着它们的慈母而游戏,但时时依傍到慈母的身边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使人看了觉得非常可爱。杨柳也有高出墙头的,但我不嫌它高,为了它高而能下,为了它高而不忘本。
20.解释词语。(每空1分,共4分)
高踞 蒸蒸日上
斫 欣欣向荣
21.本文段选自《杨柳》,作者是 ,(1分)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1分)和 。(1分)在本文段中,作者抓住了杨柳 (1分)的特点,歌颂了杨柳 (2分)的可贵品质。
得分 评卷人
四、文言文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4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空1分,共4分)
学不可以已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假舆马者 君子生非异也
23.翻译下列句子。(2分)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4.本文段选自荀子的《劝学》,其中“劝”的意思是 。(1分)“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属于到装句中的 。(1分)上文第一段使用的五个比喻是 、(1分)、 、(1分)輮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本文的中心论点(用文中的语句来概括)是 。(1分)
得分 评卷人
五、作文(3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2008年4月7日,北京奥运火炬在法国巴黎传递,“藏独”分子冲向我国残疾女运动员金晶,企图从她手中抢走火炬。金晶面对突如其来的冲击,毫不畏惧,用双手紧紧抱着火炬,用她那残弱的身驱捍卫着奥运精神。她说:“传递圣火路上越是艰难,就越能体现传递的价值。而且圣火不能在我手中灭,火炬也不能在我手中丢。我看到在现场摇着国旗的中国留学生,也看到了为我抵挡和拉开破坏分子的工作人员,我听到了他们一直在喊着:姑娘加油!中国加油!除了拼命去保护我手中的奥运圣火,我还有其他选择吗?这个时候,除了坚强,我别无选择,决不能哭。”
要求:请依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2008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D 2.C 3.A 4.A
5.B 6.C 7.A 8.D
二、判断题(每空2分,共16分)
9.× 10.√ 11. × 12.√
13.× 14.× 15.√ 16.×
三、现代文阅读(19分)
17.灰白色(1分) 将近(1分)
18.xī(1分) bìn(1分)
19.享受天伦之乐(家庭温情)(2分) 乐观的心态(2分) 排比(1分)
20.高高地蹲或坐(1分) 比喻事业天天向上发展(1分)
用刀斧砍(1分) 形容草木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1分)
21.丰子恺(1分) 比喻(1分) 拟人(1分) 下垂(1分)
“高而能下”“高而不忘本”(2分)
四、文言文阅读(11分)
22.停止(1分) 而且,并且(1分) 车(1分) 资质、禀赋(1分)
23.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斧锯加工)就直了,金属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2分)
24.劝勉、鼓励(1分) 状语后置句(1分)
青胜于蓝(1分) 冰寒于水(1分) 学不可以已(1分)
五、作文(30分)
25.一类卷:题目具体鲜明;扣紧话题,内容充实;事例典型,论述深刻;语句流畅;结构严谨。(26—30分)
二类卷:题目较鲜明;内容具体,能扣住话题;语句通顺;结构完整。(21—25分)
三类卷:题目较切合话题;内容不太充实,但不跑题;语句不够通顺;结构
基本完整。(16—20分)
四类卷:题目不合要求,内容没扣住材料的实质;语句不通顺。(11—15分)
五类卷:题目不合要求;内容完全脱离话题,语句不通,错别字较多。
(10分以下)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