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樵夫,别砍那棵树》特色教学设计
作者:   上传者:333333  日期:08-11-11


会员:xhb661209 友情提供  

《樵夫,别砍那棵树》特色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作品表达的主题。
    (二)体会诗歌中反复修辞手法的作用。
二、教材简析
    这是一首170多年前的美国记者、诗人乔治•珀金斯•莫里斯的别具特色的抒情诗,诗人以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一棵老橡树的真情,劝说樵夫“别砍那棵树”。
    全诗内容直观,语言通俗。首节发出了呼吁,次节说明原因,3节追忆童年,末节倾诉真情。随着感情的加强,语气也由平和变为真诚恳求最后化为严厉警告。诗本身写出了对老橡树的感情,实则引起了人们对往事的追忆,对先人的怀念,对手足亲情和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的向往。
    在这棵老树上,寄托了诗人所有美好的回忆,具有象征意义。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自己的感悟,通过朗读让学生自己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去体会,去感受诗人的思想,去探讨和领会诗中老橡树所体现出来的象征意义。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人类日益关注自己的生存环境的今天,我们不能忘记早在170多年前的美国记者、诗人乔治•珀金斯•莫里斯,他的《樵夫,别砍那样树》这首诗中的“樵夫,别确那样树”这句话,就被现在的环境保护主义者作为宣传环保的口号而广泛运用,最初这首诗是想表达什么情感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19世纪20年代,作者就当过《纽约镜报》的编辑,但他最著名的还是多愁善感的诗,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这首诗。由于工业和城市的扩展取代了乡村的景象,人们便十分珍爱这首诗,它既唤起了人们对过去的怀念,又是对“进步”的一种有礼貌的抗议。甚至那些从未读过此诗的人也知道它的题目,并在环境保护主义成为政治运动之前,把它作为表明自己环境保护主义态度的简便方法。
(三)教师示范朗读
    1、要求学生认真听准字音,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2、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会对一棵老橡树怀有那么深厚的感情?
(四)初步赏析诗歌
    1、自由朗读课文一遍。
    2、发表对这首诗的主题的理解。
因为思考问题角度的不同,学生可能会出现多种理解,只要言之成理就行。不必拘泥于一种理解。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3、作为一首抒情诗,课文中作者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明确并板书:
樵夫,别砍那棵树(一棵树枝也别碰)——平和劝说
樵夫,别砍了(让那棵超级大国橡树留着)——真诚恳求
樵夫,离开那地方(你的斧子别伤着它)——严厉警告
作者对老像树感情逐渐深入,对樵夫态度就愈加强度。
(五)深入赏析诗歌
深情朗读,体会诗歌主题。
1、老橡树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明确:老橡树寄托了诗人所有美好的回忆,对先人的怀念、对手足亲情和纯真童年的向往、对往事的追忆……
2、作者对老橡树感情的表达是自然而直白的,质朴中见真诚,通俗中见深情,注意诗歌的这种语言特点。
学生可自由发表对诗歌表现形式和语言特色的见解。
3、关于诗歌主题
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建议多角度思维,开展讨论探究,引导他们联系实际谈感受。
(六)拓展延伸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作者的其他诗歌,评价诗人的写作风格。
(七)布置作业
1、课外广泛阅读国内外作家的诗歌。
2、学习创作诗歌。
板书设计
樵夫,别砍那棵树
樵夫,别砍那棵树(一棵树枝也别碰)——平和劝说
樵夫,别砍了(让那棵超级大国橡树留着)——真诚恳求
樵夫,离开那地方(你的斧子别伤着它)——严厉警告

教学反思:
    诗歌绝大多数都是适合朗诵的,虽然本文是翻译诗,但是仍然保留了一定的韵脚。诗歌诵读注重情理,悟得诗情,晓得诗理,方能入味。朱自清先生在《诵读与诗》一文中指出:“‘读’原是‘抽绎意蕴’的意思,默读只是‘玩索义蕴’的工作做得好,只有朗诵才能玩索每一词每一语每一句的意蕴,同时吟味它们的节奏。”“新诗不要唱,不要吟:它的生命在诵读,它得生活在诵读里。”提醒学生朗诵时注意真正地用心去领会诗中感情。
    阅读教学的主体是学生,阅读首先是学生的阅读,是学生有问题的阅读。因此本课设计的“初步赏析”的环节是为了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去学会发现问题,看大家对诗歌的理解程度,以为下面的过程做好充分的准备,及时调整自己设计好的问题,以适应教学实际中的思路,突破遇到的难题。学生因阅读经验、能力、方法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回答五花八门,不可能都是教师要讲的,也不可能都是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因此要引导将学生的回答归类,看看哪些和文章的主旨有关,哪些和文章的结构有关,哪些和文章的写法有关。归类的目的是更加突出问题,从而知道哪些该讲,哪些不需要讲。归纳得好、引导到位,就会生成精彩的课堂。同时也要慎重对待看起来不是“问题”的问题,也许只要稍做引导便可以打开全新的天地。因为被教师设计好的问题主宰的阅读教学,是不可能培养出好的读者的,倒是会造就一批回答问题的机器。
    合作学习首先是一种理念,它应该渗透、贯彻于整个学习过程。合作学习不仅包括学生之间的合作,还包括学生和教师的合作,而小组讨论主要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在这一环节中,要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让他们做好合作或讨论的准备。小组讨论需要展示每个学生的观点,但是还需要在观点的相互碰撞、启发的过程中生成更新的认识,也就是说小组讨论的结果不是学生观点的简单相加,而是产生比原来更为丰富和深入的认识。所以,教师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应该指导学生进行真正的对话,让学生在相互启发甚至相互质疑、论辩的过程中将思考和认识展开和深入,从而修正、发展、深化、完善自己的认识。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学设计9
《樵夫,别砍那棵树》练习题
《樵夫,别砍那棵树》ppt课件(15页)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8
《世界上最美的18棵树》图片素材
《樵夫,别砍那棵树》问题学案及答案
《樵夫,别砍那棵树》ppt课件(19页)
《樵夫,别砍那棵树》复习笔记
《樵夫,别砍那棵树》ppt课件(33页)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7
《樵夫,别砍那棵树》说课稿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6
《樵夫,别砍那棵树》导学案
《樵夫,别砍那棵树》课堂实录
《樵夫,别砍那棵树》ppt课件6
《樵夫,别砍那棵树》原文阅读
《樵夫,别砍那棵树》rm视频朗读
《樵夫,别砍那棵树》图片素材(46张)
《樵夫,别砍那棵树》mp3音频课文朗读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4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学设计3
《樵夫,别砍那棵树》重难点分析
《樵夫,别砍那棵树》同步练习3
《樵夫,别砍那棵树》同步练习2
《樵夫,别砍那棵树》同步练习
《樵夫,别砍那棵树》ppt课件5
《樵夫,别砍那棵树》ppt课件4
语文版《樵夫,别砍那棵树》ppt课件3
《樵夫,别砍那棵树》ppt课件2
语文版《现代诗两首》《致空气》《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及练习
《樵夫,别砍那棵树》ppt课件1
乔治.珀金斯.莫里斯介绍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2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