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意大利蟋蟀》教学设计2
作者:   上传者:333333  日期:08-09-02


教学目的:
    1.体会法布尔热爱自然、热爱生物的感情,学习法布尔求真的精神。
    2.掌握科学小品的语言既生动形象又准确周密的特点。
    3.初步学会推敲和辨析。
    4.和《南州六月荔枝丹》比较阅读。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理清思路。
教学难点:
    掌握科学小品的语言既生动形象又准确周密的特点。
教学教具:
    大屏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介绍作家,理清思路,了解科学小品。
    一、导语引入
    我们学过贾祖璋的《南州六月荔枝丹》。那是一篇优秀的说明文,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融为一体,有着相当高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这种既有科学的真,又有艺术的美的说明文叫科学小品。今天我们也学一篇科学小品,那就是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的《意大利蟋蟀》。
   二、检查预习作业
    (一) 布置预习作业(此项内容为上节课布置或课下布置给同学)。
    1.通过回忆学过的生物学知识,了解蟋蟀的特点。
    2.通过查阅资料(网络、图书等),了解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
    3.结合课下注释和查字典扫清文字障碍,并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
    (二) 检查预习作业
    1.按课前布置的作业,分小组讨论,相互取长补短,推举代表发言,陈述本小组作业完成情况。 
    2.教师提问,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补充。
   三、教师再检查预习的基础上归纳相关内容
    (一)扫清字词障碍
    (二)法布尔与《昆虫记》
    四、理清思路,整体感知
    (一)自己朗读
    (二)分组交流
    (三)教师归纳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1.第一部分(第1段)概括介绍夏季是意大利蟋蟀的活动季节。
    2.第二部分(第2~5段)分别介绍了意大利蟋蟀与众不同的形体特征和发声特点。
    可分为两层:第2段为第一层,简要介绍意大利蟋蟀的形体特征和习性;第3~5段为第二层,描述意大利蟋蟀技能高超的发声特点。
    3.第三部分(6~12段)详细介绍意大利蟋蟀的发声器官和发声方法。
    可分为两层:第一层(6~8段)介绍意大利蟋蟀左右两只鞘翅的构造。第二层(9~12段)介绍意大利蟋蟀的发声方法,并说明意大利蟋蟀发声让人产生幻觉的原理。
    4.第四部分(13~16段)描述作者倾听意大利蟋蟀鸣唱时美好的感受。
   五、介绍科学小品
    由于说明内容、读者对象不同,还由于作者语言习惯不同,说明文的语言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根据语言风格的不同,说明文又可分为平实性的说明文和文艺性的说明文。
    文艺性的说明文又叫科学小品,集科学性与文艺性于一身。科学性体现在语言的准确周密上,而文艺性就是体现在语言生动活泼上。
   六、小结
    本文的语言生动活泼,但不失准确周密。
   七、作业
    再读《南州六月荔枝丹》,找出体现科学小品特点的地方。
板书:
    科学小品又叫文艺性的说明文,集科学性与文艺性于一身。科学性体现在语言的准确周密上,而文艺性就是体现在语言生动活泼上。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科学小品,和《南州六月荔枝丹》进行比较阅读。
   一、导入
    我们昨天已讲过本文的语言既准确周密又生动形象,现在我们把找的原文交流一下。
   二、本文的语言特点
    (一)分组交流(哪些内容?如何辨析的?)
    (二)教师点拨:如何推敲和辨析
    推敲和辨析是对文章选用的字词、句进行仔细斟酌,反复琢磨,然后对其辨别分析,从而对某一个字、词、句的云用的妙处达到心领神会的境地。其中,辨析比推敲所涉及的内容更广,程度更深,他所依据的不只是感觉,更主要的是从理性的高度去把握。 
    有做好说明语言的推敲和辨析就必须在了解词义的基础上了解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三)归纳
    由于说明内容、读者对象不同,还由于作者语言习惯不同,说明文的语言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根据语言风格的不同,说明文又可分为平实性的说明文和文艺性的说明文。
    文艺性的说明文又叫科学小品,集科学性与文艺性于一身。科学性体现在语言的准确周密上,而文艺性就是体现在语言生动活泼上。
    三、为使说明文的语言准确周密本文采取以下办法
    1.中心词前加修饰限定性词
    例:\'有人完全误以为这声音是普通蟋蟀的鸣唱,殊不知,普通蟋蟀眼下还十分幼稚,尚不会发声。\'
        2.使用关联词,理清语句间逻辑关系
    例:\'如果没什么惊扰,他安安稳稳呆在低低的树叶上,那叫声便会始终如一,绝无变化;然而只要有一点动静,演奏家仿佛立刻就把发声器移到肚子里去\'
        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例:\'左鞘翅,或称下鞘翅,结构与右鞘翅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左鞘翅的琴弓、胼胝,以及从胼胝放射出来的翅脉,全部显现在翅膜的上一面。\' 

    \'我们的乐器有各种制音器和消音器;意大利蟋蟀的制音消音器,不仅能和我们的媲美,而且比我们的用法更简便,效果更理想。\'
        4.使用术语
    例:\'左鞘翅,或称下鞘翅,结构与右鞘翅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左鞘翅的琴弓、胼胝,以及从胼胝放射出来的翅脉,全部显现在翅膜的上一面。\'
        5.抓住事物的特征 
    例:\'弓架从上端开始,依一条粗实的经翅脉的弧形走向,先折成一处直角,然后再以鞘翅凸边的形式,沿体侧向下顺延,直到身体末端。\'
        6.实事求是的严谨的科学态度
    例:\'鞘翅的其他部位上,还有几条不那么粗的翅脉,它们撑着铺开的翅膜,不属于摩擦器的组成部分\'
    (二)为使说明文的语言生动活泼本文采取以下办法。
    参见\'拓展\'
    如\'不知多少回,我躺在地上,背靠着迷迭香织成的屏风,\'在文静的月亮女友的陪伴下\',悉心倾听那情趣盎然的\'荒石园\'音乐会!\'\'我们的苍白的蟋蟀\'\'我的蟋蟀啊\'等。
   三、和《南州六月荔枝丹》进行比较阅读
     
   四.知识迁移
    1.讲有关蟋蟀的一些知识
    2.和《蚁与蝶的生死之交》进行比较阅读,注意语言的形象生动,饶有趣味。
   五.小结
    法布尔的《昆虫记》是一般文学家无法企及的,因为它有着严谨的科学依据。法布尔的《昆虫记》又是一般科学家无法企及的,因为它有着让文学家也拍案叫绝的形象和生动。再者《昆虫记》既充满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又蕴含着求真的精神,即追求真理,探求真相。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意大利蟋蟀》教案4
职高版《意大利蟋蟀》教案3
《意大利蟋蟀》ppt课件2
《意大利蟋蟀》flash课件1
《意大利蟋蟀》教案1
《意大利蟋蟀》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