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一年级下 >>课文练习 >>
《元曲三首》同步练习
作者:   上传者:333333  日期:08-08-24


一、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咸阳百二山河

2.项东吴,刘兴西蜀

3.凭阑拂袖杨花

4糨来的绸衫

5.瞎王留引定火男女

6.匹头里几面旗

7.红漆了叉,银了斧

8.你身姓刘

9.把你两家儿根脚从头数

10.你本身做亭长几盏酒

11.少我的钱,差发内拨还

二、《蟾宫曲·叹世通过咏史叹世。但其咏史的角度和态度却又与众不同。试结合本曲所咏的史实和作者的观点作一些分析。

 

 

 

 

 

 

三、“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近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这是宋欧阳修《踏莎行》里描男女离别的场面,与关汉卿的《四块玉·别情》这首散曲所写的意境相近,但后人认为,关汉卿的散曲对女子的情感写得更加炽烈,尤其是“凭栏拂袖杨花雪”一句。请对此句作些赏析。并说说这首散曲的最后一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四、构思新奇,嬉笑怒骂,是睢景臣《高祖还乡》最主要的艺术特色,试对此作些赏析。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游万柳堂记    〔清〕刘大櫆

昔之人贵极富溢,则往往为别馆以自娱,穷极土木之工,而无所爱惜。既成,则不得久居其中,偶一至而已,有终身不得至者焉。而人之得久居其中者,力又不足为之。夫贤公卿勤劳王事,固将不暇于此,而卑庸者类欲以此震耀其乡里之愚。

临朐相国冯公,其在廷时无可訾亦无可,而有园在都城之东南隅。其广三十亩,无杂树,随地势之高下,尽植以柳,而其堂曰“万柳之堂”。短墙之外,骑行者可望而见。其中径曲而深,因其洼以为池,而累其土以成山,池旁皆蒹葭,云水萧疏可爱。

雍正之初,予始至京师,则好游者咸予言此地之胜。一至,犹稍有亭榭。再至,则向飞梁架于水上者,今卧于水中矣。三至,则凡其所植柳,斩焉无一株之存。

人世富贵之光荣,其与时升降,盖略与此园等。然则士苟有以自得,宜其不外慕乎富贵。彼身在富贵之中者,方忧之不暇,又何必朘民之膏以为苑囿也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其在廷时无可訾亦无可         :相称,符合

B.而其堂曰“万柳之堂”         :标榜

C.今卧于水中矣                 :倾斜

D.方忧之不暇                   :殷勤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偶一至而已          微波入,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B.力又不足为之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

C.则好游者咸予言此地之胜    不足外人道也

D.则向飞梁架于水上者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者已少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夫贤公卿勤劳王事

B.随地势之高下,尽植以柳

C.人世富贵之光荣,其与时升降

D.又何必朘民之膏以为苑囿也哉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贤能的公卿大夫整天忙于国家事务,根本不会有时间来为自己建造别墅;而那些庸俗贪卑的人,才会建造别墅来供自己寻欢作乐或向别人夸耀。

B.冯公在雍正时做了宰相,于是他在京城的东南角修建了一座墅园“万柳之堂”;等他后来犯了罪,被判处死刑,万柳之堂里便柳也没了,亭也塌了,万柳之堂便成了一片废墟。

C.万柳之堂曾是京城的一大胜景,园内曲径通幽,遍栽柳树,有池沼、假山、芦荻,有亭台水榭,云彩和池水错落映衬,景色非常可爱。

D.作者写作此文,是希望士大夫们能够从万柳之堂的兴衰中吸取教训,不再羡慕富贵这样的身外之物;那些已经置身于富贵之中的人,更不应该靠搜刮民脂民膏来为自己修建园林。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穷极土木之工,而无所爱惜。

 

②其中径曲而深,因其洼以为池,而累其土以成山。

 

③三至,则凡其所植柳,斩焉无一株之存。

 

六、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6分)(浙江卷)

[正官]叨叨令    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①侬:我    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      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而      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2分)

2)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4分)

答:  

 

 

 

参考答案

五、1C(称:称颂。榜:殷:深。)  2D

3BA为……操劳,勤劳地从事……,作动词。C荣耀。D来修建)

4B(冯公是康熙时候的宰相,“他后来犯了罪,被判处死刑”原文中无。)

翻译:过去的人,富贵到了极点,就往往要建造别墅来供自己享乐,竭尽建筑艺术的精巧,而不惜一切代价。等到建成,却不能常常住在别墅中,只是偶然去一次而已,甚至有的终身都没有去过。而能够常住在里面的人,却又无力去建造别墅。其实,贤能的公卿大夫忙于国家的事务,根本没有时间顾及这种事,只有庸俗贪卑的人,大都想用建造豪华别墅向家乡那些无知的人夸耀,使他们感到震惊。
   
康熙朝的宰相、临朐人冯溥,当他在朝任职时,所做过的事既没有可以指责的,也没有什么可以称赞的,只是他有座别墅园林在城的东南角。园的面积有三十亩,园中没有一棵杂树,随着地势的高低,全部种的是柳树,因而题写园中的堂名为万柳之堂。在矮墙的外面,骑马经过的人可以望见。园中曲曲折折的小路通向深处,利用园中低洼的沼地,建成了池塘,又堆积泥土,造出了假山;池塘边都长满了芦荻,云彩和池水疏落映衬,可爱极了。
   
雍正初年,我刚到北京,喜欢游玩的朋友都对我介绍万柳堂的胜景。我第一次到万柳堂,还多少有些亭台水阁;第二次到那里,以前凌空架在水上的高桥,已斜卧在水中了;第三次去,则凡是园中所种的柳树,都象斩过一样,没有一棵留存了。
   
人世间富贵的荣耀,它总是随着时间有升有降,大概也和这个万柳堂园一样。那么士大夫如果能够自己有所领悟的话,就应该不再羡慕富贵这样的身外之物。那些已经置身在富贵之中的人,正应当深忧也来不及,又怎么能搜刮百姓的脂膏来建造园林呢?

六.【答案】:(1)流水    白云

2)①点明渔父(隐士)居住的环境是与世隔绝、远离红尘的“世外桃源”,表现其对所处环境的喜爱、自豪之情;②写出渔父(隐士)超然尘世的情怀和隐逸的情趣。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粤教版必修三《元曲三首》练习题
粤教版必修三《元曲三首》学案及课件
粤教版《元曲三首》学案
粤教版必修三《元曲三首》原文阅读
《元曲三首》教案4
《元曲三首》ppt课件3
《元曲三首》ppt课件2
粤教版必修3《元曲三首》ppt课件1
《元曲三首》教案3
粤教版《元曲三首》教案2
《元曲三首》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