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论骄傲》教案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8-03-13


 
一、教学目的:
1.认识新时代的\'骄傲观\',增强自信心,勇于开拓创新。
2.学习课文通过揭示对方论据的虚妄进行反驳的方法。
二、教学设想:
1.本文紧紧抓住陈腐观念与当今时代精神的不同,加以区分,从而揭示了对方论据的虚妄,反驳了错误的观念,达到为锐意求新的新观念张目的写作目的。我们学习本文揭示对方论据的虚妄,从而驳倒错误观点的批驳方法。
2.安排二课时。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对于某些表现,有人认为是骄傲,有人认为不是骄傲,而是正常的表现甚至是优点。显然,对于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不能简单地下一个判断也事,而应当深入揭示,充分论证,阐明事理。
(二)词语解释:
锐意:意志坚决,勇往直前。例:锐意改革,励精图治。
崭露头角:比喻显示出突出的才能和本领。
步履:行走。
颠扑不破:怎么摔打都不会破。比喻理论正确,不能推翻。
请缨:请求交给杀敌任务;自请从军报国。
挑剔:在细节上过分苛刻指摘。
唯唯诺诺:表示同意的应答声。
亦步亦趋:比喻处处模仿、追随别人。
谦谦君子:谦虚而严于律己的人;现多指故作谦虚的人或事事谦让的老好人。
旁敲侧击:从旁边或侧面敲击。比喻说话、写文章不正面点破,而是故意绕弯子,隐晦曲折地说。
畏首畏尾:形容做事胆小,多所猜忌顾虑,畏缩不前。
瑟瑟:形容颤抖。
苟同:轻率地表示同意。
弥足珍贵:更加值得珍贵。
宁馨儿:原意是\'这样的孩子\',后来用来赞美孩子或子弟。
中庸之道:对人处事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衷的态度。
张目:大张双目(张目怒喝);取同情态度而壮其威势。
崇奉:崇敬祀奉。
廓清:澄清;肃清。
(三)讲析课文:
在开头一段简单摆出一种社会现象,列出反驳的对象以后,课文立即围绕\'骄傲\'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辨析,说明了把锐意求新看成骄傲,既不合其内涵和外延进行辨析,说明了把锐意求新看成骄傲,既不合其内涵,又不属其外延,完全是不科学的、混淆事物本质的一种看法。
接着,课文列举一些社会现象,承上说明这些都是\'本来属于正常的事情甚至是优点\',却被说成是骄傲自大,加以指责,可见情况之普遍,问题之严重。
然后作者作进一步反驳,揭示陈腐观念的严重危害。课文第9段\'怎样做才算不骄傲呢\'一句以下,就是故意按照陈腐观念的要求,陈述他们所抨击的种种表现,突出其可笑和虚伪。这里,课文的反驳运用了归谬法。归谬法就是顺着错误观点继续发挥,将结果的荒谬放大、突出至十分明显的地步,从而证明这种观点的不正确。这种反驳方法,由于形象、直观,效果往往比较好。 
完成了这一步反驳,课文第10段又转入正面说理,具体论证了锐意进取的宝贵价值与合理性,与第9段形成正反对照,更强调了作者的观点。
然而,课文并未就此打住,而是更深入一步挖掘这种陈腐观念形成的历史原因,揭示出其\'陈腐\'的实质,从而证明了深入反驳陈腐观念,树立崭新时代精神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综上所述,课文反驳的思路重在区分陈腐观念与当今时代精神的不同,有力证明了所列现象不能算作骄傲,这样就揭示出了陈腐观念把它们看成\'骄傲\'的虚妄不实。
(四)文章结构:
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列出一种错误的社会现象,指出有这么一种思想观念,为下文反驳树起了靶子。 
第二部分(2-10),具体反驳分析,主要是区分骄傲与锐意创新的不同,指出后者是体现时代精神的宝贵品质。
第三部分(11),揭示其历史根源,并联系现实,照应开头,结束全文。
(五)写作特色:
1.课文在反驳中,还注意运用多种论证方法。例如第9段使用归谬论证,第10段与第9段是对照论证,第11段与上两段又是层进论证,使反驳和论证显得充分、周全。
2.课文注意前后照应,逻辑严密。如前面列举社会现象,按\'责任心\'\'创新精神\'\'人之常情\'和\'性格直率\'的顺序,后面第9段归谬论证和第10段正面论证其宝贵价值时,都基本按照这个顺序,同时有所侧重,而不是机械地完全重复。
3.课文表达严密,用语准确。如第3段,说骄傲自大这个词有着\'严格的和科学的规定性\'。其中\'严格的\'是说界限分明,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不能扩大;\'科学的\'是指是不是\'骄傲\'要经受检验,符合科学,不能随意而定,体现了表达的严密性。又如第10段,\'举凡那些能够取得成就的青年,没有一个规行矩步的\'宁馨儿\'。相反,倒是那些有独立见解并坚持自己正确意见的青年,往往最有出息。\'这里两句话,前一句用肯定语气,\'没有一个是规行矩步的\'宁馨儿\'\',后一句用了一个带一定保留性的词语\'往往\',十分准确地区别出两种不同情况。
4.课文语汇丰富,并且使用了一些成语,显得简练而多彩,学习时要注意领会并吸收。
(六)布置作业:练习三、四、五。
附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1),列出一种错误的社会现象及其思想观念,为下文反驳树起了靶子。
第二部分(2-10),具体反驳分析,主要是区分骄傲与锐意创新的不同,指出后者是体现时代精神的宝贵品质。
第三部分(11),揭示其历史根源,并联系现实,照应开头,结束全文。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