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西伯利亚的囚徒》同步练习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8-02-13 |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
共四部分,约2700字。
命题:淮安市楚州中学 沈雷
课内巩固
一、常识填空
普希金, 国诗人。主要作品为抒情诗《自由颂》叙事诗《青铜骑士》,长篇诗体小说 ,童话诗 等。
本诗是普希金政治抒情诗的代表作,写于1827年。1825年12月(俄历),俄国贵族革命者在彼得堡发动了旨在推翻 的武装起义,史称“十二月党人起义”。起义失败后大批参加者被流放到西伯利亚服苦役。
二、诗文赏析
(1)在开头部分诗人为什么要寄语那些\'囚徒\'要\'坚持着高傲的忍耐的榜 样\'?
(2)\'你们的悲痛工作和思想的崇高志向\'中“崇高的志向”指的是什么?
(3)\'希望\'对于\'西伯利亚囚徒\'和诗人来说分别意味着什么?(找出相关诗句说明)
(4)为什么最后送上的是\'利剑\'而不是\'鲜花\'?
课外提升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诗后问题。
浮云
[俄国]莱蒙托夫
天空的浮云哦,永恒的流浪汉!
恰似一串珍珠项链在碧原上飘荡,
你们也和我一样,如同一群流放犯,
由可爱的北国匆匆地奔向南疆。
是谁把你们驱赶:难道是命运的决断?
是出于私下的忌妒?还是公开的怨望?
是因为你们蒙受触犯刑律的灾难?
还是因为朋友们用心狠毒的诽谤?
不,是荒芜的田地使你们感到厌烦......
你们不知道什么叫激情?什么叫忧伤?
你们永远冷漠无情,永远自由自在,
你们没有祖国,你们也不会有流放。
注:这首诗创作于1840年5月初,即诗人第二次被流放去高加索的前夕。
1.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珍珠项链\'\'碧原\'形象地描绘了在夕阳的金黄色光辉照射下碧空彩云的画面,美丽的景色排遣了诗人胸中的愁闷。
B.诗人在北国前加上\'可爱的\'的修饰语,以表示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对亲人和朋友的怀念。
C.\'是谁把你们驱赶?\'这种设问具有双关的含义,既指风儿把浮云驱赶,又指沙皇将诗人流放。
D.末段通过替云回答,使云回复到自然状态,刻画了云的冷漠无情,从而烘托出诗人热爱祖国,渴望自由的感情。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诗人通过\'浮云\'这个形象,抓住浮云与诗人身世中某些共同的和不同的特征,用正比和反衬的手法,寄寓了自己不幸的遭遇,抒发了自己爱祖国、爱自由的情怀。
B.\'浮云\'本来是现实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一种自然现象,诗人在这里用呼告的手法,把\'云\'人格化了。移动中的\'浮云\'尚有自己的自由,可\'我\'却是缺少自由的\'流放犯\',通过对浮云的向往反衬出诗人对自由的渴望。
C.全诗没有正面抒发自己爱祖国、爱自由的感情,甚至不正面谈诗人自己,只是用大量笔墨来描绘浮云的冷漠,可字里行间却处处有诗人的存在,诗人忧国忧民之心,跃然纸上。
D.全诗三节十二行,语言精炼,内容丰富。既描绘了浮云的形象,又叙述了诗人的身世,两者结合得非常巧妙;加之使用多种修辞方法,使诗的主题十分鲜明,形象极为生动。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篱笆那边/有草莓一棵/我知道,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草莓真甜!//可是,脏了围裙/上帝一定要骂我!/哦,亲爱的,我猜,如果他也是个孩子/他也会爬过去,如果,他能爬过!
1.对诗中\'上帝\'这个意象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权威的代表 B.父母长辈
C.代表着种种清规戒律 D.指扼杀人真性情的卫道士
2.诗人为什么说:\'上帝如果是孩子,他也会爬过去\'?正确的一项是 ( )
A.上帝也有好奇心,对新事物想弄个明白。
B.上帝如果回到童年时代,他也会和孩子们玩成一片。
C.说明上帝也会以抗争的方式去肯定自我的存在价值。
D.上帝如果抛开了一切清规戒律,也会追求世间美好的事物。
高考链接
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北京、安徽卷)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雷 杜运燮
随着陆陆续续的闪电警告:他们来了!
阵阵风都传播着到来的确讯:他们来了!
每一叶片每一枝条都遥指着:他们来了!
每双眼睛在渴望,每张嘴在颤动:他们来了!
越过一张又一张被撕掉的树叶标语,他们来了!
越过一个又一个监狱的铁窗,他们来了!
越过一条又一条报纸上的捏造消息,他们来了!
越过一堆又一堆难忘的血泪,他们来了!
为着撕人心肺的被窒息的呻吟声,他们来了!
为着惨绝人寰的最底层的挣扎声,他们来了!
为着回响在无数街道和炕头的怒吼声,他们来了!
那就是冲破冰冻严寒的春雷欢呼声:他们来了!
1948年于新加坡
A.诗歌第二节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自然图景转向40年代中国社会的政治黑暗,以 四个\'越过\'表明\'雷\'来势的不可阻挡。
B.诗歌第三节重在表现\'雷\'滚滚而至的目的,并把\'雷\'从实写升格为一种消灭压迫和剥削的解放的象征。
C.最后一句中\'冲破冰冻严寒\'几个字,意在承接诗歌第一节春雷到来之前自然界的种种征兆和反应。
D.以\'随着\'\'越过\'\'为着\'起始的三节诗,既隐含\'雷\'到来时由远及近的动态,又逐步揭示了\'雷\'作为人民解放象征的寓意。
备考资料
文学常识:
普希金(1799-1837),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他的作品是俄国民族意识高涨以及贵族革命运动在文学上的反映。
普希金的抒情诗有800余首,内容非常广泛,既有政治抒情诗《致恰阿达耶夫》、《自由颂》、《致西伯利亚的囚徒》等,也有大量爱情诗和田园诗,如《致克恩》和《我曾经爱过你》等。普希金一生创作了12部叙事长诗,其中最主要的是《鲁斯兰和柳德米拉》、《高加索的俘虏》(1822)、《青铜骑士》(1833)等。普希金剧作不多,最重要的是历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1825)。此外,他还创作了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1831)、散文体小说《别尔金小说集》(1831)及关于普加乔夫白山起义的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1836)
课内巩固答案
一、常识填空
俄 《叶甫盖尼•奥涅金》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沙皇专制统治
二、诗文赏析
(1) 因为诗人知道,在矿井深处服苦役,犹如在地狱里挣扎,需要有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才能支撑,肉体的折磨决不能是高贵的灵魂屈服。
(2) 解放农奴,推翻沙皇暴政。
(3) 对于被流放的十二月党人而言,\'希望\'就是“爱情和友情”,只要爱和友情仍在,他们就能战胜苦难,实现理想。在用希望激励战友的同时,诗人也用希望激励自己,他希望的是\'沉重的枷锁会掉下,黑暗的牢狱会覆亡\',诗人向沙皇暴政发出了诅咒,预示了它的覆亡。
(4) 因为这是写给战士的诗。
课外提升答案
(一)1.A 感情色彩错误,诗人的愁闷并未被排遣,景色也不是美丽的,而是\'如同一群流放犯\'。
2.B 从\'冷漠无情\'一词可以看出诗人并不向往浮云。
(二)1.B 2.D
高考链接答案
C
1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