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扑朔迷离的麦田怪圈》教案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8-02-09


第21课 扑朔迷离的麦田怪圈
钟文
教学目的
1.学会筛选文中重要信息,了解有关麦田怪圈成因的各种观点。
2.比较分析文中各种说法,整理后形成自己的观点。
3.通过查阅资料,探究有关麦田怪圈成因各种说法的合理性。
4.学会通过广泛搜集资料,研究某一专题的方法。
5.培养关注自然奥秘,努力探索的意识。
教学重点】 筛选甄别文中的重要信息。
教学难点】 对文中关键信息的把握与提取。
教学时间】 4 课时
[教学准备]
1.疏通字词,重点掌握几个词语。2.了解什么是麦田怪圈,初知麦田怪圈的特点。
3.找出文中关于麦田怪圈成因的几种观点。
第1课时
一、创造情景,激趣导入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们生活在这个精彩纷呈的年代,更有幸能感受到许多大自然的奥秘。UFO、复活岛、金字塔、百慕大、尼斯湖怪兽、天池怪兽、玛雅文明……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不解之谜,挑战着人类的思维定势,也激起了人类探寻的勇气。扑朔迷离的麦田怪圈就是这样被人类关注了几百年,探寻了几百年,至今还吸引着人类的好奇心。
二、阅读文本,整体感知
1.解题。
①“麦田怪圈”是怎么一回事?
②“麦田怪圈”何“怪”之有?
③“扑朔迷离”是什么意思?
2.检查预习。
①积累理解词语。
愚弄   唯心论   笼罩     困惑   俯瞰     幽灵    频率
践踏   诠释     潜意识   奇迹   恶作剧   夜以继日
②交流对麦田怪圈的了解。
3.初读课文,看本文给了我们有关“麦田怪圈”的哪些信息。要求:
①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
②找出各部分的关键信息。
③小组讨论,形成发言纪要。
第2课时
一、交流信息
1.各小组代表发言,要求先用一句话概括内容,然后具体列举本部分重点信息,其他同学认真聆听、判别,看有无补充。
学情估计:①学生对内容的概括可能不是很具体。②学生还有可能遗漏关键信息或者是重复信息。
应对策略:①引导学生把不具体的变成具体的内容,可以多问几个问题,让学生一步步地说出具体的内容,并形成具体表述的经验。②引导学生抓住每种假说的内容要点来比较,明白每一种假说的本质,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2.对发言代表所述内容进行补充,然后以多媒体形式展示文本信息。
表一  麦田怪圈的基本情况
历史:1647年被人发现                数量:世界上每年新发现有几千个
范围:除中国、南非外的世界各地       时间:春夏
速度:一夜之间,几秒之内             图案:异常复杂
 
表二麦田怪圈的成因
自然现象说(等离子体旋风说)
人为恶作剧说
智慧生物说(外星人制造说)
时间焊点说
对圣老人说
表三关于麦田怪圈成因的争论
观点
依据
反驳观点
自然现象说
(等离子体旋说风)
在麦田怪圈的周围,
找不到一丝痕迹。
实验结果与现实相差
1000倍。
人为恶作剧说
有人这样做实验,而且也被人发现。
顶多制作英国2500中的250个;恶作剧仅被抓一次;即使一支军队也无法胜任这样整齐的图案;不可能做到小麦不折断。
智慧生物说
(外星人制造说)
怪圈形状发生着复杂的变化,在怪圈中央有一种奇怪的能量
历经千年,虽监控严密,只见图案,从未有实物作证。
时间焊点说
这些圈降落下来就像两个点焊在一起,为了将时间的断缘焊接在一起。
一条线、一个圈就“像两个点焊在一起”,全凭主观想象。
圣诞老人说
 
宗教色彩太浓。
第3课时
二、归纳方法
对比各小组的信息要点,让学生进行比较点评,特别是看那些遗漏了要点,然后引导学生归纳一些抓重点信息的方法,如:
①找中心句法;
②小节意思综合法;
③关键词语组合法;
④文体要点归纳法;
⑤重点语句摘录法。
学情估计:这可以说是本课教学的另一个难点,这是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估计学生在说的时候不能说得那么准确。
应对策略:可以先举一个例子,告诉他们,某个信息是用某一种方法提取的,然后问他们别的信息有什么特点,思考这是用什么办法。在表述上最好是以学生说的语言为主,只要是学生能说得通的,那种方法就算是一种方法了,最后一定要让学生用他们所说的方法来实践。
第4课时
一、把握主旨
1.读完全文之后,你能再说说课题中“扑朔迷离”的含义吗?
2.有关麦田怪圈的报道有没有社会价值?值得关注吗?
3.生活中这样的自然之谜,你还知道多少?我们应该怎样来对待这些谜呢?
4.学习了本文,你对麦田怪圈的成因有何看法?或是你赞成文中哪一种观点?为什么?
让学生阅读课后的材料,进一步激发思考。
二、分析写作特色,总结学习方法
1.本文内容多不多?作者是按什么样的思路来安排材料的呢?
学生讨论后明确:内容很丰富,但作者按照先现象再成因再争论,最后总结思路来安排材料,全文的条理十分清晰。
2.作者在文中有没有作出结论?为什么要这样写?
没有,这样写是把材料提供给读者,让读者自己去分析,要能启发读者的思维,让读者形成自己的观点。
3.回顾刚才的学习,对于这样的课文,怎样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
讨论后明确,应该学会抓住文章的关键信息,而不要纠缠在一些细微末节的地方,在阅读的过程中要会利用自己的生活和知识积累对信息进行甄别,然后形成自己的观点。
三、拓展延伸
刚才同学们的急辩还意犹未尽,其实,争辩往往能令思路更加明晰。为了使你们的争辩更有力度,更有依据,请下课后好好查一下资料,可在家长陪同下上网查询,也可到图书馆查询,写一篇关于麦田怪圈的小论文。
要求:①自己的观点要明确;②观点的依据要充分;③要指出别种观点的不足;④要设想到别人对自己观点的发难,要有应对的措施。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扑朔迷离的麦田怪圈》导学案
《麦田怪圈探密》ppt课件
《扑朔迷离的麦田怪圈》ppt课件2
《扑朔迷离的麦田怪圈》ppt课件1
《扑朔迷离的麦田怪圈》参考资料(内含多图)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