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七年级上(初一上) >>单元练习 >>
语文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综合练习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12-19


第二单元综合训练
【单元导读】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分别写了母亲、养母、老师和著名的科学家。他们都有一颗爱心:爱子女、爱学生、爱祖国。他们或竭尽全力抚育儿女,或把残疾儿童引入智慧之门,或为祖国和人民的事业立下不朽功勋。这几篇写人的文章,都着眼于表现人物的特点,但写法各有不同。有的致力于表现人物感情世界的变化;有的注意运用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有的侧重选取典型事例来反映人物的崇高品质;有的则试图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
学习这些课文,要注意引导学生懂得爱人和怎样爱人;了解写人记叙文的基本要求,懂得写人要把人放到事件中写,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语言等刻画人物特点;初步了解写人的基本方法,如通过外貌、语言描写揭示人物内心;选取典型事例写出人物及性格特点;通过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等。
【口语交际】
小记者采访——身边熟悉的师长
一、学习重点
1.通过采访,懂得怎样和师长交谈。2.学会记录对方说话的要点。
二、口语交际指导
1.向师长提问要有礼貌。2.注意围绕中心相机提出问题,力求把采访引向深入。3.听师长介绍,注意记录谈话要点。4.用普通话,口齿要清楚。
三、
口语交际范例
例如:采访商场经理。
1.明确采访目的——商场经营宗旨、状况,了解人们的消费水平。
2.制订采访计划——分组进行,选择能说会道、有组织能力和一定写作能力同学担任。
3.设计好所提问题。做好记录。
如:①你们商场都经营什么商品?效益怎么样?②你们商场经营的宗旨是什么?有什么特色服务?③你是如何管理这么大的一个商场的?有些什么赏罚措施?④人们喜欢购买什么样的商品?如果遇到刁蛮顾客要求退货怎么办?
4.注意礼貌用语,采访开始结束时对经理表示感谢等。
【口语交际练习】
亲爱的同学们,你在人生旅途中,已经走过了五千多个日日夜夜,迎送了十几个春夏秋冬,在这些幸福难忘的岁月里,是父母,像日月一样紧紧伴随在你身边,用一片真情呵护着你,培育着你,是父母带给你无尽的温暖,奋斗的信心和成功的动力,而他们留给自己的,却是岁月沧桑的印记,但他们无怨无悔,只用自己的爱心蘸着浓浓的真情默默地为你写着一个大字——值!
请结合以上材料,并根据下面假设的各种情境,向父母诉说一些真话一片真情。(注意意思要明白,语言要得体。表达时可同时针对父母两人,也可只针对父或母)。
1.当父母在学习上给你施加过重的压力时你想说:
2.当父母在工作或生活上遇到不顺心的事而唉声叹气时,你劝道:
3.当父母为你操劳过度病倒时,你安慰道:
4.当你困难中及时得到父母的理解、关爱和帮助时,你动情地说:
5.当你在老师、同学面前评价自己的父母时,你深有感触地说:
参考答案与提示
1.爸爸妈妈!求求你们,让我喘口气吧!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好,可我已经很努力了。我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的。你们别再给我施压了,好吗?
2.爸爸,别再烦恼了,生活哪有一帆风顺的。碰上点困难,挫折是难免的,我知道,爸爸是个坚强的人,这点困难还能吓住你吗?一切向前看,咬咬牙就过去了。
3.妈妈,你不要着急,安心养病吧,我会照顾好自己,还有爸爸的。家里的一切你就放心吧。
4.爸爸,妈妈,谢谢你们,衷心地谢谢你们,没有你们的支持鼓励,我不会这么坚强的。今后,我会面对一切困难、挫折勇往直前的,决不会退缩半步。
5.我的爸爸妈妈是天下最好的父母,为了我,他们操碎了心,可怜天下父母心呀!
【写作】
一、学习重点
1.总体上把握写人的方法——抓住人物特点写。
2.掌握写人的多种方式——正面记叙、侧面记叙;概括记叙,具体记叙;以事写人,以情述人等。
3.学习几种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4.充分利用课文,注意材料的积累,设计情景,有层次的写作。
二、创新作文指导
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贵在把人物写得生动形象。除了要注重肖像、心理、动作、语言描写等,来活现人物外,更应努力做到“眼光独具,个性凸现。”做到推陈出新。如何做到推陈出新呢?
首先,以事出新。写人一定离不开叙事。事件具有时代感,那么人物形象必然也独具魅力。如某次考试要求以“服务”为写作范围,自拟题目作文。有一学生把眼光锁定在考场,自拟题目《谢谢您,护花使者》叙述自己在语文考试过程中两次出现意外(一次墨水用完,一次鼻子出血),两次得到如慈母般的穿白裙女监考老师的关心和鼓励的具体经过。文中的“护花使者”身份特殊,所处的时空特殊和行为对象特殊,这些都闪耀着作者的创新思维的火花。女监考老师的形象也更加显得光彩照人。
其次,以能出新。这里的“能”指某种特长或技能。如果你选择这种“人无我有”之“能”作为题材,并在文中不断亮出有关此“能”的种种术语,那么你的人物就会显得与众不同。如有位学生从小就会下象棋,那么在一次要求以“我发现”为题的作文中,在题目横线上填了“棋如人生”四字。文题将特长与哲理思考融于一体,已见出手不凡;行文时以对比手法分析不同类型的棋手性格和心理特点及其结局,由棋艺世界的输赢得失联想到生活之帆的顺逆进退。“……工于心计的高手第一局故意输给对手,以增其傲气,灭其防备之心。而暗探对手套路,且言‘君子让头局’,真可谓名利双收了,尔后避人之长,攻其之短,处处陷阱,请君人瓮,直杀得对手连局皆输,到俯首称臣为止。”这些体现技能性的用语不时亮山,人物性格也活灵活现,更使文章增添了创新的色彩。
其三,以情出新。选取个性化的情人文,能以新动人。如荆州一学生叙写山区竹林里与小伙伴“摇雪,”“觅果”“盖小屋”等生活片断。着重抒写了我们从家里偷出绳子,牢牢地拴在竹子上,做成秋千,摇啊,荡啊,摇出我心中的歌,荡圆我心中的梦!这份独特的情,因为这产生于山区竹林间的秋千下和小屋中的情味。个性色彩鲜明、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因而是全新的、动人的。
总之,要写好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一定要练就独到的目光。去发现生活中独特的“美”,充分展示个性的魅力,那么,就一定能写出鲜活的人物,优美的佳作来。
三、片段写作练习
提起“家”,很多人都会感到温馨、幸福。也有人会感到烦恼、痛苦,请以“家庭苦乐协奏曲”为内容(或标题)来反映家庭生活一角。
写作思路:抓住家庭生活的一个场景来反映家庭生活的主旋律。
要求:①必须是家庭生活的场景。②字数200字左右。如:
还没进门,一股香味扑鼻而来,厨房里传来叮叮当当的响声,今天一定包饺子。果不其然,妈妈正在厨房里忙着做准备工作。我刚一进门,爸爸也回来了,我们全家人全都围到了桌前,开始包饺子。
我们分工协作,爸爸妈妈包,我擀皮。一家人说说笑笑,兴高采烈。爸爸讲单位经济效益如何好,我说班级里同学闹的笑话,妈妈也不甘示弱,说起了街头见闻,屋里笑声不断,轻松愉快的气氛弥漫在家中的每个角落。
饺子包好了,一排排饺子挺着肚子,精神抖擞,真是可爱极了,恨不得立刻就吃一口,连忙催促妈妈煮饺子,妈妈笑着嗔怪道:“真是个馋猫,我连口气还没喘呢!”我朝妈妈挤挤眼,扮着鬼脸,妈妈大笑起来,我也笑了起来。
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来了。我们全都大口大口吃起来。呵!真香!
总评:本文生动细腻地描写了一家人包饺子时欢快热闹的气氛,表现了我家和睦幸福的生活。全文语言流畅,主题鲜明,全文洋溢活泼、向上的氛围,是篇不错的文章。
【例文评点】
    那天,我一夜无眠
夜深了,我强忍着困意,睁着的睬咙的双眼,似乎已成一条线了。呵欠一个接着一个,灯下的我却还在加着“夜班”。“笨乌先飞嘛!”母亲常说,我也这样“认为”。大脑像被封闭似的,一片空白,只是在不停地跳动着“XYZ”。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把厨房的幽香吸进了五脏六腑,略感轻松。哦,母亲端着一杯“特浓号”溶液,轻轻放在了桌边,说:“我给你泡了杯咖啡,让你提提神,喝完了赶快写作业。”“妈,我想早点睡觉……”妈妈深情地说:“孩子,现在苦一点儿,将来就不苦了。坚持一下好吗?”望着母亲期待的目光,我压下满心的怨恨与烦躁,缓慢地伸出因写字时间大长而有点颤抖的手,端起了这杯苦咖啡,继续我未完的习题。
夜已经很深了,我的手像机器一样毫无知觉地写着,手里的笔怎么变成了支棍,我实在坚持不住了,正准备上床,门“吱”的一声又开了,我转过头,迷茫地盯着妈妈手中的杯子,恨不得立刻把它打碎。这个杯子让我觉得大刺眼。只因为那里满载着妈妈的希望,才让我无法提睡觉的想法。“这种状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我决定和妈妈好好谈谈。
“妈妈,我知道你是为我好,可你不要再用爱来给我施加压力了,让我松口气好吗?”
母亲愕然了:“怎么了,孩子,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妈妈,从本意上你没有错。可我已经很努力了,虽然成绩不够理想,但我也需要理解,需要放松,不能老像一根弦紧崩着,时间长了会断的。”
“可学习成绩不理想,不用功怎么行呢?”母亲仍是一脸迷茫。
我的心里一阵失落,觉得难以让母亲理解自己:“算了,我会努力的。”
“这才是好孩子。”母亲又一次露出了笑容。
夜色更加深重了,周围死一般的沉寂。只有秒针在钟壳里沉闷地跳动,发出“滴答滴答”的哀怨声。我屋里的灯一直亮着亮着……
〖点评〗
这是一篇抒写作者内心情感的散文。通过描述一个女孩儿与母亲之间难以沟通,发生隔阂的心理活动。突出了母女之间互相体贴却难以心灵碰撞,反映了有时母爱也很沉重的主题。作者以时间推进为序逐层展示了作者心理的变化,周围环境与作者内心活动互相映衬。情景交融,描写细腻生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单元同步练习】
第一部分:
1.选出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溺死(ni) 调料(tiao) 蛮横(heng) 黯淡(an)
B.相偎(wei) 无垠(yin) 绚丽(xuan) 抑制(yi)
C.戈壁(ge) 战略(lie) 深凹(ao) 脸颊(jia)
D.黝黑(you) 叩击(kou) 炫耀(xuan) 慰勉(mian)
2.选出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
A、衙门 东挪西借 不缀劳作 整日劳碌
B.聊叙 饱尝坚苦 节衣缩食 为富不仁
C.费解 布满青筋 名正言顺 学习生涯
D.纳闷 顷盆大雨 狂风怒吼 销声匿迹
3.为句中加点词语填写近义词。
①我只是个有可能学习的毛坯,是我的老师帮我开了眼界,使我这块毛坯有可能发展进步。(    )
②她立在那儿却是那么挺拔,那么坚定,仿佛在憧憬,又仿佛在等候。(    )
③后来说得多了,有人揶揄她:“可不是,都说阿莉是你的冰棍调养出来的呢!”(    )
④那个季节,还不太冷,依稀有几片早落的黄叶,在风中或上或下或左或右、低低地打着旋。(    )
4、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⑴比喻突出地显露才能和本领。(  )
⑵形容旅途辛苦劳累。(  )
⑶做事不辞辛苦,不怕别人埋怨。(  )
⑷有钱而心狠,残酷地剥削和压迫穷人。(  )
5、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
⑴我看到了她深凹的眼,布满青筋和黑斑的竹枝似的手。(  )
⑵我依稀看到了村旁那长长的路,路旁那长长的小巷,巷里那根长长的竹棒。(  )
⑶李易安的《声声慢》,她那几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写得十分动人。(  )
6、如果你是个十三岁的中学生,问不同年龄段的人岁数,该怎么问?
⑴问小孩:“   ”
⑵问中青年人:“    ”
⑶问七八十岁的老人:“    ”
7、下面的成语,故意改动了一个字,要求用另一个成语来说明这一现象。如“入花三分”,谜底则是“移花接木”。请按此方法猜下面的谜语:
⑴登堂入狼(  )
⑵零装待发(  )
⑶妙手回秋(  )
⑷入舟三分(  )
第二部分:
     (一)
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祖母是家庭的组织者,一切生产事务由她管理分派;每年除夕就分派好一年的工作。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睦。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她自己是很节省的。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8.选文的中心句是   。
9.选文开头的四个句子是围绕“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来写的,那么它们是否偏离了中心句?为什么?

10.文中说“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标本式”的意思是   。
11.比较原句和改句,说明画线处的表达效果。
原句: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
改句: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砍柴、挑水。
12.按要求写出恰当的语句。
①记叙母亲勤劳的句子:
②记叙母亲俭朴的句子:
③记叙母亲宽厚仁慈的句子:
     (二)
妈让姐打电话要我回家过春节。到日本许多年,妈第一次如此刻意,似乎不给我犹豫的余地。我也拜托姐,要姐告知妈,我一个日本公司的小职员,中国旧历年时正值工作最繁忙的时候,断断请不下假期的。
妈执意要姐打电话给我,一而再,再而三,我不答应妈就绝不肯罢休似的。妈要我回大连,务必回大连。
只好将元旦当春节过。公司有十天的休假,途经北京,不敢久留,只匆匆打扫了一下房子的卫生就急急奔了故乡大连。
想不到妈的一张脸变化如可爱的童颜。近八十岁的人了,本已白尽的头发突然间又黑了一半。我妈真的是返老还童,不仅仅因为妈的发变黑,妈的言谈举止一样令我处处感到稚气。
妈似乎忘掉了所有经历过的一切,她只是以健康为乐,以儿女常聚身边为乐,以不愁吃穿为乐。见到妈如此这般的情景,不禁觉得妈的晚年很是幸福。
家里姐妹兄弟多,每每过节的时候,哥、姐总是有意将日子错开,一家一家地来看妈。今年由于我回去的缘故,妈的身边一下子浩浩荡荡地围了几十个人,热闹无比。
晚间的餐桌上,妈说特地为我备了一份礼。自从步入社会,妈送礼物给我,这还是第一次。妈从衣柜里取出一个包裹给我,欢欢喜喜地打开,看到的竟是一条红绳子。
我逗妈,问妈是否学了杨白劳,不能亲乎摘花只圩扯一根红头绳给女儿扎起来,妈极认真地纠正我:不是红头绳,是红腰带。
不敢想像我回到东京每天系着妈送给我的这条红腰带的情形,我啼笑皆非。
妈看出我的心情,解释说今年是我的本命年,本命年多灾多难,如果系上这条红腰带,虽然不敢保证万事皆可逢凶化吉,但总可以想像我因此可躲过一些灾难,心中多了许多安慰。
我感动无语,内心已经妥协了不少。
感动归感动,我还是不相信自己会系这条红绳子。我对妈说,我说我如今生活在日本,一方水土一方神圣,日本没有本命年多灾的传统说法。妈却说我生活在日本又怎样,还不照常说中国话、看中国字。我说我已经属于看或者写繁体字的那一类人了,这类人不太会牵挂自己的未来或人生,只相信奋斗,相信自己是那一个端坐在内心的“神”。
妈的回答有很强烈的情绪,使我联想到燃烧着的线香。妈说她比我更早见识过繁体字,并且从繁体字中走过来,繁体字并不能代表什么真实的东西。
妈的话并非令我十分服气,尤其我远远比妈年轻,根本不认为明天突如其来的某一些事情一定就是什么人生必然的遭遇。但我不再与妈争执。妈所做的一切包含着一份深深的爱意和析福,妈通过一条红绳腰带,幻想使那些普遍的、未来现实生活中将会发生的事情,都如她内心所愿望的一样,妈是将一种美好的期待持续吸收到她的情感世界里。红绳腰带是妈模拟出来的吉祥物,妈以为红绳腰带有令我幸福、幸运的能力。
本以为我永远不会系的红绳腰带,被我带回日本后,将妈的心意一笔一画地深刻到我的心里。孤独时系到腰间,一丝明快的安慰便悠悠地从遥远的空间逼来。真是不可思议,原来人世间有许多事情真的不可用常识来衡量,整整一个月,夜里我系了妈送的红绳腰带睡觉,心特别踏实,觉特别熟,第二天去公司的路上,心情也特别地快乐。
有妈在新年里送我的红绳腰带,本命年令我感动并踏实。
13.妈妈为什么要送“我”红绳腰带?

14.妈妈的哪些言谈举止令“我”感到幼稚?

15.“妈极认真地纠正我”,句中“认真”一词有何作用?

16.对画线句子“我不再与妈争执”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我”与妈妈代沟太深,谁也说服不了谁。
B.“我”被妈妈说服,相信红腰带能使“我”逢凶化吉。
C.“我”理解了妈妈的心意,接受了妈妈的诚挚的祝愿。
D.“我”不忍再冷了妈妈的一片爱心,不想让老人家生气。
17.理解第十五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红腰带真的那么神奇吗?

18.妈妈的这一做法显然没有什么科学道理,你赞同吗?谈谈你的看法。


     (三)
     母亲的泪眼
5年前回中国老家探亲,和老母亲离别时,曾向她吐露了“再过5年,就是你90大寿,到时我一定回来为您拜寿”的心愿,转眼和母亲离别已满5年了。去年底,母亲来信说,她的生日原是9月4日,她准备提前在下年初我回乡前就做,这样,我回时就可以减少一些应酬,让我住得安适些。母亲还说,她最近身体已大不如前,不知道还能在世多久,希望我尽可能早回,像她这般年龄的人,今天不知明天事,迟了可能就没有机会再见到面了。因此,今年初即作归计,到了3月中旬就整装成行。
由于途中因事耽搁,归期比预定的日程迟了一天,害母亲空等了一整天,到家时,她听到我和邻居招呼的声音,连忙艰难地移动双脚,到门外以泪眼相迎,看她薄薄的两唇勉强开合着,却无法说出话来,我也一时激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
在启程前,托在国大医学院任教的内弟,介绍了几种适合老年人服用的丸药,在上海停留时,又为母亲搜购了好些补品。母亲面对着成堆的瓶瓶罐罐,却说:“我的日子不会多了,用不着进补啦,你的两个女儿——我的两个宝贝孙女,好好地抚养她们成人,这才重要。”
母亲凡事总是为别人着想,很少想到自己,一向乐于助人,满怀悲悯。这苦了她的一生,而她自己却乐在其中。
倒是后来我在行李中找出了一双棉鞋,她马上试穿,正合适,因此,逢人便夸我说:“难得可儿还记得我鞋子的尺码,这鞋大小正合适,穿着又舒适。”可儿是我的乳名。这长久以来没人呼唤的小名,从母亲嘴里叫出来,听着有说不出的舒服。这棉鞋也是临时在上海买的,母亲的小小金莲,要为她找一双大小合适的鞋子,实在不容易,这是在一家专卖手工缝做的鞋店里找到的,差不多大小的鞋子,只剩这么一双,说起来真是幸运。
饭桌上,所有的小菜,都是我爱吃的,美味的红糟鸡、香喷喷的干菜肉、可口的虾米豆腐,都是我百吃不厌的。母亲自我告诉她回家的日期以后,就为我准备吃的。
临睡前,母亲见我坐久了,起立十分困难,问我是怎么一回事。我告诉她:在杭州时,因为旅馆里的睡床弹簧太松,半夜转身时闪了腰,次日即去找骨科医生诊治,如今还没有完全复原。母亲要我让她看看。在我犹疑间,家人都在旁劝促:“老人家的手是万能的神仙手,全村小孩的病痛,都是在她的妙手诊治下医好的,还犹疑什么呢?”母亲用她的大拇指在我患处来回地按摩,又用长针在呈乌黑的表皮上刺、挑,让淤血外流,这么连续地治疗了两次,我的腰居然就坐起自如了。母亲的手真不愧是妙手回春的神仙手呢。
距预定离家的日期只剩两天了,这几天,虽然还是人来人住,忙于酬对,我总是尽量设法制造和母亲单独相处的机会。和母亲面面相对时,她总是热泪盈眶地一再叮嘱:“我有你兄嫂、孙儿孙媳和两个妹妹照顾,你尽管放心,不必为我担忧。我闭眼那一天,也不用回来,我的后事都准备了,不用你牵挂啦。好好照顾自己的家庭,用心抚养两个女儿吧,务必使她们将来都能成才。”
离家那天,母亲以泪眼相送,临别赠言:“可儿,你妈是金口,菩萨一定会保佑你一家健康平安,两个孙女步步高升。”而我虽然勉强忍住了热泪,但怎样努力也吐不出一句话来,只紧紧地握了握母亲那把我一分一寸地拉扯长大的手,作为无声祝愿。
19.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把一些琐屑小事连接起来表达文章中心的?

20.“到家时,她听到我和邻居招呼的声音,连忙艰难地移动双脚,到门外以泪眼相迎,看着她薄薄的两唇勉强地开合着,却无法说出活来”,这是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21.请概括母亲的性格特点。

22.文章叙述了哪些事表现母亲对我的爱?

23.“我虽然勉强忍住了热泪,但怎样努力也吐不出一句活来.只紧紧地握了握母亲那把我—分一寸地拉扯长大的手,作为无声祝愿。”这段活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表达作用?


24.一曲“常回家看看”表达了天下做父母的心声,但母亲却总说不用回来,不用牵挂,这是为什么?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三部分:写作
从小到大很多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是给予我们无微不至关怀的父母,或是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的师长,或是善解人意的同窗好友……请任选一个人,自拟题目作文。
要求: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精神风貌;注意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要有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1.B 2.C 3.依次是:坯子、向往、嘲讽、模糊(其他意思相近的词语也可) 4.⑴崭露头角⑵风尘仆仆⑶任劳任怨⑷为富不仁 5.⑴比喻⑵排比⑶引用 6.略 7.⑴引狼入室⑵化整为零⑶春去秋来⑷木已成舟 8.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9.没有偏离中心句,为写母亲的勤劳做铺垫。 10.典型 11.原句中的画线句子表现了家庭成员的勤劳和有规律有秩序的生活。 12.⑴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⑵她自己是很节省的……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⑶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13.今年是“我”的本命年,妈认为本命年多灾多难,系上红腰带可以躲过一些灾难,妈是在祈福我的平安如意。 14.郑重在送“我”红腰带及一番带有迷信色彩的解释。 15.表现了妈妈对“我”的祝福之虔诚。 16.C 17.红腰带本身并不神奇,但那是妈妈送给“我”的,上边寄寓了妈妈对儿女的美好期待和诚挚的祝福,母亲的力量使“我”感到踏实和快乐。 18.成理成文即可 19、母亲的泪眼 20、动作、神态描写。把母亲激动、急于见到儿子的迫切心情表现出来。 21.乐于助人,满怀悲悯。 22.给我做好吃的小菜;为我治好腰伤;一再叮嘱我照顾好家庭与女儿;临别赠言保佑我一家健康平安等。 23.细腻地写出了我对母亲难分难舍的感情;忍住了眼泪,更说明其澎湃的激情;通过拉着的乎,表达了美好的祝愿,起到深化中心的作用。 24.意对即可)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德化县2016年秋语文版七年级第三单元练习
德化县2016年秋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练习(二)
德化县2016年秋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练习
2016年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
语文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六单元检测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六单元检测试卷
2015年语文版七年级上第七单元复习题
2014年语文版七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检测题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综合复习题
语文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自测题
2013年语文版七年级(上)第七单元测试语文试卷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重点字词复习汇总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重点字词汇总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重点字词汇总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七单元能力训练测试卷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一、二单元重点字词复习
2012年秋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蒸阳中学2012年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同步练习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同步练习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同步练习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同步练习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同步练习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过关测试题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测试题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六单元基础练习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检测题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测试题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五单元重点字词复习汇总一识记音形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四单元重点字词复习汇总一识记音形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重点字词汇总一识记音形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重点字词汇总一识记音形
语文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单元测试
语文版七年级上单元练习(全单元)合集
2010年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检测题
2010年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检测题
2010年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检测题
2010年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检测题
2010年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2010年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检测题
2010年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
鹿邑老君台中学语文版七年级上第六单元课本知识测试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