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八年级上(初二上) >>单元练习 >>
人教版新课程八年级语文(上册)检测八(第四单元课外语段阅读)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9-26


[B卷]新课程八年级语文(上册)检测九
第四单元 课外阅读语段
    (一)生物的技术(17分)
    ①信鸽为什么能够准确无误地回归老家?虽然信鸽为人们服务已历2000余年。但人们直
到最近才开始揭露出其间存在的秘密。
    ②前不久,有一个外国科学家带着五只鸽子,到离家很远的地方放飞,它们都准确地回了家;第二次,这位科学家又到同一地点去放飞,但是这一回却在每一只鸽子的翅膀下系上一小块磁石,实验结果,其中只有一只飞回了家,其余都没有能够飞回来。这个实验表明.鸽子所以能够从陌生的地方飞回来,是依靠地球磁场的磁力线来定向的,一旦在翅膀上给它系上一块磁石,就扰乱了它对地球磁场的“感觉”,而使它迷失了方向。原来鸽子竟是一位掌握地球磁场的飞行家,它掌握了这种“技术”,使它在千百年中赢得了“信使’的美名。
    ③其实,在自然界中掌握物理技术的生物却不在少数呢!
    ④我国云南省的大理,有一个蝴蝶泉,相传每年4月25日,总有数不清的蝴蝶从四面八方前来聚会,构成一幅奇妙绚丽的景色。这么众多的蝴蝶,为什么能从四面八方聚在-_.起?据科学家最近的研究,蝴蝶之间是通过无线电联系的,天线就是头部的-_-对触角。蝴蝾放出的电磁波.能传播得很远,它的同类用触角收到这‘‘无线电话”以后,就会确定对方在什么地方,前去聚会。
    ⑤蝙蝠的体内有超声波发射器发射超声波,用来探索周围空间,确定探索物的方向和距
离,辨别出它是什么。它的灵敏度和可靠度超过人类目前能够制造的同类仪器。蝙蝠喜欢捕食夜蛾,但夜蛾却时常能逃避它的天敌的袭击,因为它的身体上“装设”有微弱的超声波接收器。能够接收到蝙蝠发射的超声波。  
    ⑥响尾蛇能感觉到红外线的辐射;某些深海的鱼类有如一架精确的‘电压、电流计,灵敏度几乎达到几亿分之一安培。       
⑦人们越深入研究,就越来越多地发现多种生物所掌握的“技术”的奥秘。“生物技术学”这门新兴的科学也就这样诞生了。    。
    ⑧人们已经开始记录鱼类和鸟兽发出的超声波,在捕鱼和狩猎工作中,把超声波放出来,
使它们自投罗网,。发送与鸟类惊恐时发出的一样的超声波的器具,目前已经出现在飞机场上。用以吓走干扰飞行的乌群;也可以用来代替“稻草人”,守卫果园和庄稼,惊吓害鸟。人们从各种生物的磁学、电学、超声波、无线电通讯等等“装置”中将能找出如何进一步提高人类制造的同类装置的灵敏度和可靠度,以及如何减少耗费的能量和减小体积的途径。大自然为我们安排下了多好的场所!  。   
 1.全文列举了哪几种生物技术?(4‘分>
2.给“生物技术学”下一个定义。(4分)
  生物技术学是
3.第⑤段加点句中的“时常”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4.“生物技术学”这门新兴科学的诞生有什么现实意义?你还能举出一种运用生物技术制
  成的装置吗?(5分)
    (二)气候的威力(节选)(19分)
    ①……人类在与大自然的较量中,最直接、经常的对手则是变幻莫测的气候:气候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将人类置于死地。因此,人类对于气候是既乞求,又敬畏;既感激。又恐惧,所以才有“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的感慨。
    ②然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在到达南极之前,实际上并不真正了解气候到底有多大的威力!
    ③就拿风来说吧,在世界其他地方,12级台风的风速也不过是32.6米每秒,但10级以上的大风就足以使墙倾屋毁、地动山摇,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使人类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而在南极,风速却常常可以达到55.6米每秒,有时甚至可迭三百多千米每小时!因此,人们把南极叫做“暴风雪之家”,或者称之为“风极”。这样的风速对于人类的生存来说,无疑是一种严重的威胁。例如,1960年,在日本昭和墓地越冬的队员福岛,走出墓地楼房没有几步,便被咆哮而来的大风席卷而去,不知去向。直到7年之后,人们才在很远的地方发现了他的尸体。
    ④大风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了极度的寒冷。1960年8月24日。前苏联人在他们设在东南极中心地区的东方站里,观测到了一88.3℃的极低温度。而在1983年7月21日,在东方站又记录到一89.6℃的低温;同年7月,新西兰人在他们的万达站曾经记录到一94.5℃的最低温度。在这样的气温之中,一块钢板掉在地上就会摔得粉碎,一杯热水泼到空中落下来就变成了冰雹。在这种条件下,人类的生存将会受到多大的威胁和考验就可想而知了。
    ⑤南极的气候不仅表现在狂风和严寒上,而且表现在它的变幻莫测上,常常出人意料,防不胜防。例如,1970年,有六架美国海军的运输机,满载着准备越冬的人员和物质,从新西兰飞往麦克默多墓地。前面五架飞机都平安地抵达机场。而当第六架飞机只剩下最后40分钟的航程时,突然刮起了特大的暴风,驾驶员被迫紧急誊陆。结果,巨大的C—130运输机被狂风吹得飘飘摇摇,失去了控制,打断了一个翅膀,撞坏了着陆架。值得庆幸的是,八名人员全部脱险。在南极的活动中,像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    ,一    ,。
    5.气候对人类具有两面性,既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将人类置于死地。请根据自己掌握
    的气候方面的知识,各举一个气候造福于人类和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例子(要求:举例典
    型,表述具体,且不得弓l甩文中的例子)o(6分)
    (1)造福I手人类的例子:
    (2)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例子:
    6.请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够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的句子,并说说能否省去句子中某个词语?为什么?(4分)
7.请就本文的说明方法自主命题,设计一道简答题并作答。14分)
8.请根据对本文的理解,顺着本文的写作思路,本文续写一个结尾。(要求:语言简明概
  括。过渡自然,50字以内)(5分)
    (三)预报沙尘暴(24分)
    ①沙尘暴预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需要遍布各地的气象检测网站提供的测量数
据。又需要卫星云图和巨型计算机的加盟。有人说,沙尘暴预报的复杂程度要比天气预报高出lO倍,这并非夸大其词。
    ②天气预报一般考虑气温、气压、温度、风力等因素,这些都是大气层本身变化的结果,只要掌握这些因素,通过计算机的计算就能较准确地预报天气变化的趋势。沙尘暴作为一种特殊的天气现象,同样要考虑上述气象因素。据气象学家分析,强冷空气带来的大风天气、前期干旱少雨、气温回升是形成沙尘暴的必然天气条件。但是,除此之外.沙尘“恶魔’’的现身还需要其它一些特殊条件。
    ③悬浮在空气中的沙尘来自地表,地表的情况直接影响沙尘暴的发生。在同样的风速下,
  (1)地表的沙粒比较大,它的传输距离(2)相对较近;  (3)  ,沙粒的传输距离相对较
远。另一方面,如果沙源地的地表植被比较丰富,尽管具备了形成沙尘暴的气象条件,也未必形成大规模的沙尘暴。一块沙地上如果有50%的植被覆盖,起沙量就会减少70%一80%。此外,影响沙尘暴形成的地表条件还包括地表湿度和积雪覆盖程度等因素。由此看来,即便具备了形成沙尘暴的天气条件·也未必会形成沙尘暴;即便形成了沙尘暴,其强度、持续时间、途径路线也
还需要考虑沙源地的地表情况。
    ④如何才能充分考虑沙源地的地表因素呢?这就要靠遍布各地的环境监测站多年来采集
的数据。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影响我国沙尘暴的沙源很大部分在境外,所以建立有效的国际合
作。对于监测和控制沙尘暴具有重大的意义。   
    ⑤最近,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在传统的天气预报计算模式中引入了沙源地的地表因素,包括沙粒大小、地表湿度、地表植被和积雪覆盖等,研制了“嵌套网格空气品质实时预报系统”即沙尘暴预报系统,实现了沙尘暴的精确数值预报。科学家可以提前4天预报未来沙尘暴发生的地点、强度、路线和持续时间。2003年4月16日,在“9355沙尘暴”10周年到来前夕,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制的沙尘暴预报系统成功预报出4天后在我国北方发生的今年第一场沙尘。
⑥科学的脚步从未止歇,人类总在不断进步。但愿那场“黑风”带来的悲剧不再重演。
9.通读全文,你认为准确预报沙尘暴应考虑哪两方面因素?(4分)
    A.    B.
 10.在预报沙尘暴应考虑的两方面的因素中,作者重点说明哪方面的因素?为什么?(4分)
11.文章第③段画线句子“由此者来”中韵“此”指代哪些内容?(4分)
12.文章第③段横线上应填人的恰当的关联词语依次是(3分)
    (1)    (2)    (3)
13.请你说一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和短词的表达作用。(4分)
  据气象学家分析,强冷空气带来的大风天气、前期干旱少雨、气温回升是形成沙尘暴
  的必要天气条件。
14.文章最后说“但愿那场‘黑风’带来的悲剧不再重演”,请从认识和行为两个方面,谈。谈我们怎样才能使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呢?(5分)   
  (四)月亮.——地球的妻子。姐妹。还是女儿(20分)
    中秋赏月,忽有友人相问:“月亮生于何年,来自何方?”在天文学上,这个问题称为“月球的起源”。其答案虽然至今尚付阙如,但是太空悬案的侦察员——天文学家们——却根据众多的天文观测事实,对月球的身份作了合乎逻辑的准测。总的说来,大致有三种可能:月球若不是地球的妻子,便是地球的姐妹,或者是地球的女儿。
    你看。月球的平均密度是每立方厘米3.34克,只相当于地球密度的五分之三,而且两者的化学成分又大不相R,因此情况很可能是这样:当46亿年年前我们这个太阳系从.-.大团星云物质脱胎而出时j月球和地球分别处在相去甚远的不同部位。它们各由当地的不同物质所形成。另一方面,月球的平均密度又与小行星的乃至陨星的密度十分相近。所以,它原先很可能是一颗小行星,在它围绕太阳运行的过程中一度接近地球,并为后者的弓ll力所俘获,而成为地球的卫星。这种学说称为“俘获说”。倘若情况果真如此,那么。将地球与月球比作邂逅相遇遂成天作之合的夫妻,岂不是再妙不过了吗?。
    但是,地球的直径只是月球直径的3.7倍,相去并不悬殊;况且,迄今为止人们所知的小行星,偏偏再俘获一个像月球这么大的小行星亦实非易事。于是,有一部分天文学家认为:在太阳系形成之际,地球和月球由同一块尘埃云凝聚而成。它们的平均密度和化学成分之所以不同,乃是因为原始星云中的金属成分在行星形成之前已先行凝聚成圆。这种学说称为“同源说”。如此看来,月亮岂不就是地球的妹妹?
    最后一种推测更具有戏剧性:在40多亿年前,太阳系形成之初,地球月球原为一体。当时地球处于高温熔融状态,自转很快;天长日久,便从其赤道区飞出一大块物质,形成了月球。太
平洋便是月球分裂出去的残迹。你看,月亮岂不又成了地球的女儿?不过,这种理论却面临着许
多难题,比方说,它有一个必然的推论,即月球的位置应该处在地球的赤道面上,而实际情况却
非如此。现在,选成这种“分裂说”的人已经比较少了。
    可爱的月亮啊,你究竟是谁?你尽可以讳莫如深,人类却总有一天会揿开你神秘的面纱,把
你的来历查个水落石出!    、
    15.文章说明了月亮形成的哪几种推测?(3分)
16.题目运用了什么手法?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4分)
17.试比较月亮是地球的妻子或姐妹这两种说法的不同之处。(5分)
18.请写出两句与月亮有关的古诗名句。(4分)
19.按“分裂说”推测形成的“月亮”被称为地球的什么人?为什么?(4分)
    (五)吃掉噪音(20分)
  看看我们现代的大都吧,人们被迫生活在一个嘈杂的世界里。可恶的噪声污染用它看不见
的“爪子”.抓挠着人们盼望宁静的心,严重损害着人们的健康。
    噪声污染是主要的社会公害之一。它的来源有:机械振动、摩擦、撞击和气流扰动产生的工业噪声;由飞机、火车、汽车、拖拉机行驶过程中产生的交通噪声;由街道和建筑物内部各种生活设施和人群活动产生的生活噪声。噪声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休息,降低工作效率,损伤听觉。超过140分贝的噪声会引起耳聋,诱发疾病,还能破坏仪器设备的正常工作。
    噪声仅仅引起人们心烦意乱吗?不!噪声是无情的杀手,它会影响儿童的智能开发。这不是危言耸听。科学家发现,生涪在噪音污染环境中的儿童智力水平比正常人低,且心肺的发育也受到极大影响。    .    。
    为了人们的身心健康,科学家不懈地寻找着低噪声材料,研制低噪声机械结构。
    比如,科学家研制出的一种新型钢材——消音钢材。这种钢材的消音能力比普通结构的钢材在消音方面要强好几百倍。这种消音钢材就是扔雀水泥地上,也不会发出志向响,好像一块泡沫扔在地上一祥。假如用这种消音钢材制造机器零件,即使部件不断撞击、摩擦,都不会发出大的声响。它们会“默默无闻”地’工作。消音钢材降低甚至消除噪音的本领为什么这样大昵?诀窍就在消音钢材的成分除了铁以外,还含有一定量的铬和铝。    ,
    又如。科学家研制的特殊的清音油漆,也具有治理噪声污染的好本领。在嘈杂的公共场所的墙壁上刷上这种消音油漆后,嘈杂声就能够大大降低。消音油漆能够把产生噪声的振动能量转化为热能。起到减振消音的好效果。  、
    人类同噪音污染的斗争才刚起步,远没有达到大规模普及的程度。真正做到降低或消除噪音污染,除了有效控制噪音源以外,在消音材料的研制方面还须继续努力。
20.根据课文谈谈“吃掉”的含义。(4分)
21.噪音的危害有哪些?(4分)
22.降低或消除噪音的方法有哪些?(4分)
23.文章主要介绍了噪音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4分)
24.简要列举现实生活中用来降低或消除噪音的两种方法。(4分)
参考答案:   
(一)1.信鸽掌握地球磁场‘蝴蝶通过无线电波联系,蝙蝠能接收发射超声波,响尾蛇能感觉红外线等生物技术。    2.人们研究各种生物所掌握的p技术'奥秘的新兴科学。    3.时常即经常,强调了夜蛾身上超声波接收器的重要性。。  4.人们从各种生物磁学,电学,超声波,无线电通讯等等“装置'中将能找出如何进一步提高人类制造的同类装置的灵敏度和可靠度,以及如何减少耗费的能量和减少体积的途径。如雷达等。
(二)5.示例(1)新疆某些地区常年多风,当地居民合理地利用风能建立了许多风力发电站,为地地的农牧业生,产服务,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我国南方某些地区夏秋季节多雨,往往形成洪涝灾害,给人民生活和当地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抓住气候地域性和稳定性的特点,举例典型,表述具体即可。)    6.略    7.略    8.南极的气候确实显示出不同于其他大陆的威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南极气候将被逐步揭开神秘的面纱。    <三)9.A.’.天气因素  B.地表因素    10.地表因素。因为:①沙尘来自地表,地表的情况直接影响沙尘暴的发生。②天气因素是人们所熟知的,是一种普遍因素。无需多加说明。    l 1.包括3,个方面:一是沙粒大小;二是植被覆盖程度;兰是地表湿度和积霉覆盖程度。.  1 2.(1)如果  (2)就  (3)反之(相反)    1 3.“据气象学家分析'明确了信息来源;“前期'限定了时间;‘‘必要,=,限定了条件的必不可少。它们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14.揭示:第一,要认识到自然是人类的家园,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第二,要利用所
掌握的科技保护自然。    (四)1 5.俘获说,同源说,分理解说  、1 6.比喻手法,总领下文,起提纲挈领的作用。  .1 7.妻子-在太阳形成的过程中卣相处甚远的不同部位的不同物质形成。被地球俘获犹如“妻子”一般。姐妹,则认为是由伺一块尘埃云凝聚而成,形同-姐妹'。。  1'8.略。与月亮有关即可。    19.女儿。因为是从地球分裂出去,地球犹如母亲,那么月亮就是女儿了。 、‘(五)20.消除或降低。.  21..影响休息,降低效事,
损伤听觉,诱发疾病,破坏仪器设备,影响了儿童的智力开发。  .22.控制噪音源、研制消音材料。    23.噪音的来源、危害、消音的方法。  24.略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巴州区梁永初级中学2015年秋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五单元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周周测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 第三单元检测语文试卷 (A)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古诗文复习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五单元文言文复习试题
2016年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一单元测试卷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黄州中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二单元试卷
2015年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试卷
黄州中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一单元试卷
2015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学情调研试题
2015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单元试卷
2015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基础知识测试题(2份)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校本作业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综合测试题
谷陇中学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文言文阅读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分课检测(二)
双拱镇2014年秋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四单元检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一单元词语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第五单元)
东华中学2014-2015学年人教版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一单元语文科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2013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试题
2013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复习测试题
2013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基础检测试题
石滩二中2013年人教版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检测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
2013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学情调研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学情调研试题
加格达奇第四中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语文试题
2013年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
长岭镇中心中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
红博中学2013年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一单元语文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一单元作业练习
2012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检测题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生字词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三单元基础知识落实
2012年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二单元知识和能力检测试题
2012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检测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第一至七单元复习资料汇编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