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中考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复习 >>
中考文言文翻译“九字诀”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2-27


 文言文翻译是中考文言文阅读能力考查的重头戏。不少同学不懂文言文翻译的要求和方法,翻译时常出错误,闹出笑话。怎样准确的翻译文言文呢?文言文翻译“九字诀”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言文翻译的要求和方法,从而便于准确地翻译文言文,文言文翻译“九字诀”是指“信、达、雅,留、换、调、引、增、删”九个字。
  “信、达、雅”是翻译文言文的要求。“信”就是要忠实原文,不歪曲原意。不随意增多减少,添枝去叶,望文生义,牵强附会;更不能随心所欲,甩开原文,凭空编造。“达”就是要通顺流畅,既要使句子完美无缺,保留原文的语气;又要避免语句的呆板、带文言气。而“雅”就是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文字语句要生动优美、简练流畅。总之,文言文翻译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准确通顺地表达原文的内容。
  “留、换、调、引、增、删”则是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因为古今词义和语法有所不同,所以翻译文言文要根据句子和组成句子的虚词、实词的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方法。
  一、留   保留原文中的词语,凡有古今意义相同的字、词及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国名、官职、年号、谥号、度量衡单位等古代专用名词。翻译时不宜改动,都要保留原词。例如: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黔州那个地方,从未有过驴子,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载了一头驴子到那里去。
  “驴”、“船”古今的词义完全相同,翻译时不能改变它的原意。
  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应历四年的春天,藤子京被贬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
  “庆历”是年号,“藤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郡名,翻译时把它们保留下来,照搬到译文中就行了。
  另外,文言文里有不少成语,在现代汉语中经常使用,如“披荆斩棘”、“气象万千”、“千钧一发”等等,一般人都能理解,不需再翻译,反而显得不通顺。
  二、换  替换词语。文言文里的不少词语所表示的意义现在还用得着,但现代汉语不再用原文的词表示,而是用了另外的词。翻译时就要用现代汉语中意义与之相当的词进行替换。例如:
  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句中的“师”、“伐”要用“军队”、“攻打”来替换。
  还有,同一个词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常用,但表示的内容有区别,翻译时不能用今义去推求古义,而要用现代汉语中与文言文词语的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以免造成误解。例如: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妻子”和“绝境”的古今意义差别很大,不能套用今义去理解。
  三、调  调整语序。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在翻译时要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来调整语序。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主谓倒装)
  ——你太不聪明了。
  何以战?(《曹刿论战》)(宾语前置)
  ——您凭借什么应战呢?
  还自扬州。(《伤仲永》)(状语后置)
  ——从扬州回家。
  四、引 引申词义。文言文里一词多义现象比较普遍,往往一个词可以有两三个或更多的意义,这些意义不是凭空产生出来的,而是由一个本义派生、扩展、引申出来的,可选用切合原文语境的表示引申义的词来翻译。例如: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了它原来的规模。
  “增”本义是增加,引申为扩大;“制”本义是制作、制造,引申为规章、制度,再引申为规模。翻译时选取它们的引申义。
  五、增  增补词语或句子成分。翻译文言文时,下列几种情形需要增补词语或句子成分。
  1.文言词语单音节词居多,翻译时应将文言单音节词补充为现代汉语中相应的双音节词。例如: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大国的虚实是难以推测的,我惧怕他们有兵马埋伏。
  “测”、“惧”、“伏”都是单音节词,应译为双音节词“推测”(或“猜测”)、“惧怕”、“埋伏”。
  2.文言文里将数词直接放在名词或动词的前面,而不用量词,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应把量词增补上。例如:
  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那个表演口技的人坐在帷幕里,帷幕中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纸扇、一块醒木罢了。
  3.句子策划功能粉的省略是文言文里常见的现象。翻译时应忠实于原文,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要求和表达需要,作必要的补充,力求明白确切地表达原意。例如: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
  ——村里的人看见渔人,很是惊奇,为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细地回答了我们。
  原文中省略了两处主语、一处宾语。翻译时将其补充出来,意思才明白。
  4.有些句子,不好说它省略了什么词语或句子成分,只是为了上下文连贯,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要增补一些词语,读起来才觉得上口,表意也才通顺明白。例如: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晋朝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把捕鱼当作职业。(一天),他沿着小河(划船)行进,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六、删  删去不译。文言文里的一些虚实,只在句中起某种语法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现代汉语里也没有相应的词语对应,就可以删去不译。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陈胜是阳城人
  原文中“……者……也”是文言文常见的判断句式的标志。“者”起提顿作用,“也”表示判断语气。翻译时,“者”、“也”都可删去不译。
  有时为了使译文简洁通畅,对句中重复多次的词语也可删去不译。例如: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蓬,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核舟记)》
  此外,有些表敬称和谦称的词语,也可删去不译。
  “留、换、调、引、增、删”是中考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在具体运用时不是孤立的,而常常是几种方法结合在一起的,我们要根据表达需要灵活运用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2022年广东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初中文言文阅读整合(按内容分类)ppt课件
2022年北京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济南市2022年中考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
2022届北京市各区中考一模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2021年中考“课内+课外”比较阅读67卷
初中文言文翻译技巧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40题)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况钟传、夏日学书说、庄周家贫)
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多义词
初中文言文翻译的十个方法
2022年青岛市中考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2022年中考语文23篇文言文重点句子整理
2018各地中考试题精选78套——文言文阅读
2021年上海市中考二模文言文汇编
初中课外文言文练习(二)
初中课外文言文练习(一)
2021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2021年中考文言文专项练习
常考文言实词分类汇总
中考文言文断句类解题指导学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七种题型答题技巧
初中课外文言文分类及人物品质概括
初中文言实词填空练习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精炼课内文言文阅读(21套)
2021年山东省中考语文一模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1年初三语文中考古文26篇重点复习讲义
2021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考试范围:古诗文背写篇目(部编版)
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题:人物形象(一)
2021届上海市各区中考二模汇编:文言文
中考课外文言文之传统美德
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分类阅读训练
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文阅读训练
中考课外文言文之治国谋略篇
中考复习:文言文实词的方法及实词总结一览表
七—九年级古今异义字表
七—九年级常见通假字表
中考重要文言实词、虚词整理ppt课件(79页)
中考复习:文言文断句pptx课件(38页)
2021年上海市各区初三语文一模课外文言文汇编
初三文言文常用虚词简表
2020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初中文言文笔记必记
齐之国氏大富阅读试卷讲评ppt课件
历年北京中考文言文汇编(2005-2020年)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