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泪珠与珍珠》备课资料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5-11-21


1、本文的结构是怎样的? 

第一部分 引出话题。(1~2) 

泪 点题并暗示下文(1)、过渡并埋下伏笔(2) 

珠 第二部分 逐步提高的人生社会认识3~5) 

与 喜欢白居易诗 杜甫诗 

珍 第三部分 具体叙述人生的直接感受(6~10) 

珠 运用具体事例(母亲对自己、自己对儿子) 

第四部分 深化主题、呼应上文(11~13) 

2、怎样理解作者洋溢在文中的思想感情? 

琦君是一个深受民族传统文化熏陶的传统型作家,她周身涌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血液,她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也完全是中国式的。远离故土家园的生活境遇使她对故乡故土产生深厚的眷恋与浓郁的怀念,因此,大陆故土的山川河流,名胜古迹,地方习俗,家乡风情,都被她描绘得意趣盎然,形神兼备。 

琦君曾说:“我是因为心中有一份情绪在激荡,不得不时才写,每回写到我的父母亲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这一份情。像树木花草似的,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又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不再笑,我宁愿搁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 

可以说,琦君的写作代表了代表着一代台湾人心中的共同愿望。作家们在追忆中寻找慰藉,字里行间渗透着浓浓的乡思乡情。 

3 本文的写作有哪些特色? 

首先,作者从文学艺术的领域中寻求抒情的契机,内在情感抒发得真实雅致,有合理的发展过程。 

其次,作者深谙以小见大的抒情方法,极少采用直抒胸臆的粗糙手法。因而,作者笔下,一花一草,一喜一悲,都能闪烁出哲理的火花。 

第三,作者巧妙的引用古诗文,“学习古文诗词能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增加了表达效果的技巧。 

4、作者资料 

琦君 ,原名潘希真,1918年生于浙江永嘉县。受家庭熏陶,自幼酷爱文学,6岁时就由家庭教师讲授古典文学,中学时阅读了大量现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作品,并开始文学创作,高中毕业后成为之江大学词坛巨擘夏承焘的得意门生。琦君深受夏先生学识与人格的影响,在词学方面有精深的造诣。大学毕业后,正值抗战爆发,饱经忧患,深感国家毁之痛,1949年到台湾在司法部门任职,1969年自司法部退休,任教于中央大学和中兴大学中文系,教授新旧文学。 

5 、琦君作品索引 

《三更有梦书当枕》(1990)、 

《翡翠的心》(1992) 

《红纱记》(1993) 

《琦君散文》(1994) 

《台湾散文40家》(1995) 

《桂花雨》(1996) 

《旧时的河床——散文卷》(1993) 

《二十世纪旅外华人散文百家》(1993) 

《生命的标志唯有灵魂》(1993) 

《20世纪中国名家散文200篇》(1993)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15页)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
《泪珠与珍珠》说课稿2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14
《泪珠与珍珠》教学反思
琦君《泪珠与珍珠》课文阅读
《泪珠与珍珠》阅读练习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13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12
《泪珠与珍珠》教案9
《泪珠与珍珠》教案8
《泪珠与珍珠》教案7
《泪珠与珍珠》教案6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11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10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9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8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7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6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5
《泪珠与珍珠》教案5
琦君《泪珠与珍珠》mp3音频课文朗读
《泪珠与珍珠》同步练习
《泪珠与珍珠》学习要点及知识能力检测
《泪珠与珍珠》公开课教案4
情与理之珍珠三境——《泪珠与珍珠》解读
风之语讲《泪珠与珍珠》课堂教学实录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4
《泪珠与珍珠》说课稿
《泪珠与珍珠》教案3
《泪珠与珍珠》教案2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3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2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1
从多个角度探索《泪珠与珍珠》的主题
并非怀乡之作——对《泪珠与珍珠》主旨的探讨
泪水 忧患 良心——《泪珠与珍珠》的另类解读
《泪珠与珍珠》的三种境界
《泪珠与珍珠》教学实录
《泪珠与珍珠》教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